有觀察家言,霍英東乃香港精明之商人,在航運業如此不景氣時傾注全力扶持奄奄一息之董家船隊,太有悖他平素之風,此乃可疑者一;商人以獲利為本,似霍氏這種不計本錢不圖利益之舉,將萬貫家財投進不知何時才複蘇的董氏集團,似不是商家之風,此乃可疑者二;霍英東雖然富甲一方,但他自家的公司也正在運營,現在突兀拿出這麼一大筆資金,他不可能拿得出來……說來說去,人們都覺此事蹊蹺。於是有人大膽斷言:這些錢不是霍氏的,而是大陸的!論者鑿鑿之日:霍英東一向和北京方麵打得火熱,這些錢可能來自北京,霍英東可能是北京的一個托,其目的是穩定香港之繁榮,支持香港華人商團,以和英人商團競爭。後來,這一猜想得到了證實。香港作家冷夏說。
因為《霍英東傳》的關係,我曾與霍英東有過一年時間的相處。在采訪時,我曾經就這個問題反複問了他六七次,但霍英東不是避而不答,就是以不方便為理由加以推搪,隻含糊其辭地說:
其實情況是中方注資。我可能不應該講,要征求一些人的意見,因為東方海外牽涉到台灣,在台灣注冊,中方支持……
當時,重整財務,牽涉資金相當大,主要牽涉到很多家銀行。他們重整財務,搞得很成功。至於資金來源,我想你應該問他……霍英東這裏說的他,可能是指董建華。霍英東的兒子霍震霆也對我談過這個問題:東方海外主要是資金周轉問題,國內銀行都支持,我們參與,幫助度過難關。我們隻是中間人,不是主動的,中方支持……
雖然霍家父子所透露隻有這些,但問題已經很清楚,那1.2億美元並不是霍英東的錢,而是來自中方,霍英東隻是一個代理人。
今年(1996)3月,我又就這個問題追問霍英東,但霍英東還是不願透露其中的詳情,隻是說:不久前,我到北京開籌委會成立大會期間,曾征求過交通部黃振東部長的意見,但他還是認為暫不要公開中方支持董建華的詳情,尤其是這個時候,更不能公開。霍英東這番話透露了一個事實:當年支持董建華重整財務時,就是中國交通部。
由於有了這次非同尋常的輸血,東方海外終於度過了難關。
彙豐銀行此時也鼎力相助,使董氏集團完全脫離了沼澤地。1991年,董氏集團開始扭虧為盈,年純利為740萬美元。1992年,稅後盈利為800萬美元。國際貨櫃運輸業務增至5541萬美元。
1995年,純利為6680萬美元。
1996年頭6個月,純利就達7200萬美元……
說起董建華的個人風格和才華,他的妹妹董建平說:論才華,董建華遜於父親,但說到待人處事,董建華卻較父親圓滑。董建華懂得如何應付不同的朋友,更懂得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父親較嚴厲、容易動怒,但董建華卻不會,很少見到他責罰子女……
董建華能夠說流利的廣東話、上海話、普通話及英語。他的記憶力非常驚人,召開公司的業務會議,他無需計算器,他的心算能力比計算器速度還快。倘若哪個部門所舉數字有誤,他會一口說出其誤在哪,其準確和精明使人震驚。
在對船隊的管理上,董建華和其父的風格完全不同。他更注重製度,靠法來說話,這是他在美國得來的現代企業管理經驗。
董建華常說:以前做書靠運氣,如今要靠製度。現在世界一切都在變化,比如從前踢足球,隻有長傳急攻,現在卻有許多種陣式,如四三三、四二四等陣式;連足球都有新發展,我們做生意也要趕上時代。
董建華曆來主張多元化經營,尤其是對風險頗大的航運業,他更主張不要一棵樹上吊死,應該把視野往岸上瞄一瞄。然而,老爺子董浩雲似乎對航運業情有獨鍾,他不允許別人三心二意,並且經常訓誡董建華說:什麼多元化?我比你懂!
60年代,曾有人願以660萬元出讓中環壽德隆大廈給董浩雲,這樣低價位且將來準有大回報的事卻打動不了董浩雲,即使董建華極力勸說他買,他也不為所動。無奈的董建華隻得背著父親到另外的地方買下了20多個單元住宅,兀自做了一回房地產生意。實踐證明董建華的決斷是對的。
回望董家船隊逐漸複興的事實,人們不得不佩服董建華的才華。從某種意義上說,董建華是港人艱苦奮鬥勵精圖強成功者的代表,董氏集團的成功,也是香港華人的成功。香港的曆史業績就是像董建華這樣的香港華人創造的。
然而,在此之前,董建華一直是低調處理著個人的生活和公司的社會形象。他對政治並不太感興趣,不喜歡出頭露麵,加上他秉性忠厚直率,對社交場合的出鏡和新聞披露總是敬而遠之,香港人並不熟悉。而此時的他也沒想過日後會在香港的政壇上大放異彩。而他的競爭對手之一楊鐵梁曾是香港的首席大法官,香港是很重視法製的,法官在香港的政治舞台舉重若輕,而首席大法官更是天下誰人不識君,因此,楊鐵梁的知名度遠比董建華要高得多。另一個競爭對手吳光正是船王包玉剛的乘龍快婿,他的知名度因包玉剛船隊的輝煌而鵲起。包玉剛和董浩雲之比雖說是小字輩,但他是後起之秀,後勁足,爆發力強,加上他視野開闊,因此,他在國際航運業蕭條之前,就已經敏感地嗅到了風暴襲來的氣息,立即實行多元化經營,緊急靠岸,在陸地上開展新的項目,因此避免了損失。當董浩雲的船隊被經濟風暴苦苦纏繞的時候,包玉剛的船隊在避風港裏安然處之,幾乎沒有損失。而吳光正,在包玉剛的統帥部起著重要的作用,他的才智和儒雅的風度折服著香港的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