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3 / 3)

這就是說,英國人在撒走之前,要將香港造就成一個自行其是的城市。它隻聽命於英國人,隻欣賞英囯政體,隻要英式民主與自由,別的一概不要。英國政府想用極短的時間把香港變成一個古怪的城市,一個實施過換腦手術的城市,他們把自己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當作最好的饋贈留給這個城市,並包埋在城市的心髒裏,這樣,即使英國人離開了香港的權力中心,但憑著這些看不見的基因,它們仍可在大洋彼岸遙控這個城市,就像一條馴養多年的獵犬,僅憑一個呼哨就會聽命主人。這才是英國人最深的算計。現在,彭定康把過去港英政府的打算迅速付諸實踐。在《施政報告》裏,他的分家方案是:把行政局和立法局的非官守議員分開,使兩局議員的身份不重疊,從而使立法局成為一個製衡政府的獨立組織;行政局非正常化,不委任有正常背景的人士進入行政局等等。他還對1991年的選舉方案作了大變動:變雙議席雙票製為單議席單票製;將功能組由以前的21個變為30個,改組別投票單位為個人投票即一人一票,這樣功能組別投票人數可擴大至全港270萬人,選民年齡由21歲降至18歲。他還采用變相增加立法局直選議員的辦法,為所謂的民主派們鋪路架橋:擴大區議會職權,取消區議會及兩個市政局的委任議席,使其全部變為直選。成立1995年立法局選舉委員會,由直選的區議員出任,由選舉委員會推舉10名立法局議員,使區直選議員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推選的立法局議員,實際上成為變相的直選議員。他還規定區議員(均為直選)在立法局占10個議席。

這樣一來,香港立法局直選或變相直選的議員就達40名,占由60名議員組成的立法局的三分之二,這些人可以坐直通車進入1997年以後的立法會,英國政府就可以通過這些彭式快車產生的民選人士繼續在香港政府中為它們代言。

中國方麵自英方發表綠皮書時就指出,這是英國單方麵搞的,中國不承擔義務。

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主任姬鵬飛會見香港政務司廖本懷一行時也明確指出:

1。中國不希望香港在過渡時期出現急劇變化;2過渡時期香港政製的改革,應考慮同基本法相銜接;3依據中英協議,1997年後的香港政製由基本法規定。如今,彭定康又一次挑起政改事端,立時引起大多數港人的憤怒和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香港《天天日報》載文抨擊說:英國統治香港150年之多,從來沒有給香港人民主,而在後過渡期不到5年的時間內,卻要大大加快民主步伐,這和香港回歸祖國究竟有什麼內在聯係,相信隻有英國人能道其詳了……

囯泰航空公司旅遊與香港事務總經理、香港立法局議員楊孝華說:彭定康提出他那套政改方案後,我曾以立法局議員的身份當麵向他表達過我的意見。之後,我又在香港旅遊界作過一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香港人不認同彭定康提出的9個新的功能組的概念和選舉委員會的組成方案。1992年12月,在彭與立法局議員的一次早餐會上,我把這個調查結果交給了他。他應該由此知道港人並不欣賞他的那一套。

然而,彭定康根本聽不進香港各界人眾的呼聲。他仍我行我素。

1992年10月,彭定康又來到北京,為香港的新機場興建問題和中國政府進行交涉。

由於香港的特殊位置,它已發展成為國際和區域性航空中心。但早已啟用的啟德機場的容量已接近極限,如不設法解決,將會嚴重影響香港的長期經濟發展。

1989年10月,港英政府決定在大嶼山北麵的赤臘角劈山填海,建設一個新的國際機場。

隻是這機場的預算著實令入吃驚:全部投資費用竟高達千億港元(最初估計要花160億美元,後又估計為2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