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在融光大戲院(1 / 1)

同聞家裏同房的一位姓祝,我們平常喊他祝家裏。他是一位患神經衰弱的專家。他夜間能夠失眠一直到天亮,掉頭發、頭暈、腦漲這都是為他每天必不可少的正常工作。

他為什麼要這樣呢?依我的意見,第一是出路問題在作怪,第二是被剝削得太厲害了。是否比這問題更可以使他掉頭發呢?這可要問他本人了。

他們今天約我到融光去看電影,我因為身上沒有錢。所以我便推辭了,說是眼科醫生叫我少看電影,並且電影很能刺激神經,使我失眠。

我剛剛吃過午飯的時候,正是十二點半,我走到學校裏來,他們一行四個人正從宿舍裏出來擋著我的歸路。

“去看電影,去看電影。”

請客的態度是非常之誠懇的,我當然是盛意難卻便隨著他們鑽進校車的車廂裏了。

五個人之中兩個穿的西裝大衣,兩個著的中裝,我是穿的一件青嗶嘰西裝褲,那上麵尋不出有規則的折縫來,卻可以尋出幾個破洞。灰色的中山裝的上身,那顏色好像被屋漏水浸濕了曬幹了的神氣,領口上的風紀扣子早就扯脫了,我便讓它敞開來,腳上是一雙破敝了的黃皮鞋,我想到我這樣的一副神氣,便對於此行有點追悔。

“像我這副神氣,跑進二十世紀華麗的遊藝場裏,是太不配了,雖然在我本人是可以滿不在乎淡然自若的跑出跑進的,可是做成享樂者們玩笑的材料,我卻很不高興。”這樣想了一回,但是不一會兒,又覺得這種顧慮原可不必要。因為是:

“紐約巴黎那樣大而摩登的都市,尚且缺不了癟三來點綴,那麼這裏有了一個我又何足稀奇呢?”

正這樣想的時候,校車便達到了虹口了。

融光大戲院是一二八事變以後在虹口最壯麗的一個建築,它的外表,相同於霞飛路的國泰,內麵的裝設都是立體的,直線式的,在建築的藝術上,是未來派的力學性的表現,電燈的光,和整個內部的色彩,掩映得非常調和,侍者很有禮貌的迎接我們,音樂奏得非常之悅耳。……

片子譯名叫做《海闊天空》,美國××影片公司的出品。這種片子,純粹表示帝國主義的精神,誇示了海空軍的威力,這種意義,作用在對殖民地奴隸們的威脅,誇大軍國主義的精神,而在這裏當作殖民地奴隸的黃種人呢,都坐在那兒高興得了不得啦!大約是為了自己見了“世麵”,為了美國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敵人的原故吧,這張片子,在上海得到不少的觀眾吸去不少的金錢。

“這種作品已經是非個人主義的東西了,個人主義滅亡的時代啊!”

我懷著這樣的感歎,可是我並沒有講出它來,講出這樣的話,有什麼意義呢?花了錢是應當享樂一下的呀!尤其是別個把你請到這裏來享樂一會的時候,你能皺著眉頭像煞一個批評家樣來研究資本主義第幾期的電影藝術嗎?

【解讀】

聞家裏的室友還有一位祝家裏,這人神經衰弱,失眠掉頭發,我總結了兩個原因,一是出路問題在作怪,二是被剝削得太厲害了。這一天,他們寢的人邀請我去看電影,我因為沒有錢就推脫了,可是他們卻要請我,我索性就去了電影院。電影是美國拍的,叫做《海闊天空》,在我眼裏看來,它就是為了宣傳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祝家裏這人神經衰弱,估計也是憂國憂民之人,這樣的人,也隻能是自己獨自苦悶,他沒有身份地位,而且也可能沒有勇氣,隻能自己來承擔這份痛苦,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了這神經衰弱。

他說被剝削太重了,也暗示了當時的社會很黑暗,剝削壓迫無處不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是卻沒有辦法,人民是社會階級的最底層,又能有多大影響呢?想讓更多人站在同一條直線上,顯然不可能。他們就好比被關在了一個黑暗的山洞裏,彼此之間都看不到,各自尋找著出路,有幾人可能幸運找到了出路,輕鬆出去了,可是更多的人還在裏麵被關著,隻要他們喊一喊,聚集在一起,集中一點,就可能將洞門推開,或者找到一條路,大家都出去。可這是不太可能的,大家隻有在被壓迫時才是在同一戰線的。

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其實我們不必要太在意自己的外表,或者說,不要活給別人看,要活出自己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去在意別人的白眼非議。

美國的那個大片,確實有炫耀本國軍事實力的一麵,這無可非議,人家就是厲害,炫耀一番,能怎麼樣。反觀中國民眾,還為此而歡呼雀躍,為了人家的強大而高興,確實有些不該,當時中國十分落後,國民都應該自強不息,發展國家,而不是替別國高興。文中說這是因為美國是日本的反對國,不過話說回來,國與國之間隻有不變的利益,沒有情義可言,實力強才是硬道理,隻有自身強大了,才會有其他國家尊重你,弱國無外交,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