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聞家裏和沈寡婦(1 / 1)

住在三樓的老聞是我在上海當房客的時候認識的朋友,為人忠厚,是一位今之君子,我們都叫他是“文王的百姓”,或者叫他是聞家裏。他非常之需要性的安慰,他單戀的對象是公主。我們常常在旁邊打氣,叫他勇敢些表示出來,叫他寫一封信寄去,表示他的欽慕之忱。他老是這樣回答道:

“我隻問你,看文憑上要不要蓋印?”

我介紹男女做朋友的方法,被許多人采用了,一位同學也替“文王的百姓”偽造了一封信給沈寡婦,那信的技巧,比我的還進步。

信是作老聞的名義寫的,用的國民政府行政院的信紙信封,用謙恭得肉麻的態度,說他在上課的時候,在她坐位下麵發現了花手帕一條,說他特地爬在她腳下去拾了來,不敢自私,所以就獻還給沈女士。沈寡婦當時回了一封信給老聞也把手巾附在裏麵,說這東西不是她遺失的。

聞家裏接了這封信,半天莫名其妙,到末後,他恍然大悟似的斷定這件事情是我在弄鬼。

當我跑到他們房間裏去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有了這一回事。

“聞家裏!聞家裏!”我喊。

可是他睬也不睬,等一會兒,他突然叫道:

“你隻開心就是!你當心胖子寫信和你求愛!”

“是不是你假借了我的名義向胖子寫過一封肉麻的信?”

“你當心就是的!”他說,“你開這個的玩笑,開那個的玩笑!”

“但是我並沒有開你的玩笑啦!”我說。

“你當心一點就是的,你開這個的玩笑,開那個的玩笑!”

他臉紅紅的,梗著一滿頭滿額上的青筋,很不高興的重複著幾句老話。

等他同房間的解釋他今天不大開心的理由的時候,我這才明了這是一種誤會:他誤會了我在尋他開玩笑。

【解讀】

老聞是“我”在上海當房客認識的一個人,是個君子,人們都喜歡叫他是“文王的百姓”,他單戀公主,“我們”就幫他打氣,叫他勇敢表現出來。這天,老聞收到一封沈寡婦的信,以為又是“我”在從中搗亂,當“我”去他們屋裏時,老聞十分生氣,用胖子來反擊我,還很埋怨“我”總是開玩笑。“我”很是莫名其妙,當聽他的同房解釋後,才知道他誤會我了。

他總是喜歡開別人的玩笑,經常用別人的名字去給女生寫信,時間一長,這種把戲就被別人看穿了,並且傳了開來,誰都知道他喜歡如此開玩笑。這天老聞也是收到了一封沈寡婦的信,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是他,也隻有他是喜歡這樣開別人的玩笑。不過老聞是真錯怪他了,這別人寫了一封信,老聞就想到了是他,這是因為什麼,因為他習以為常嘛。而寫信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陰謀家呀,他站在背後,假借老聞的名義寫信,而自己又沒有被懷疑的道理,大家都自然想到了最為頻繁的那個人了。這就是利用,利用那個人的名聲,來為自己做擋箭牌,去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其實很多事情也都是如此,特別是政治軍事上,幕後的黑手才是掌控全局的人。我們要看透這種現象,雖然樹大招風,但我們要認真思考,不要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輕易下結論,也許你想的是錯的,眼見都不能為實,更何況心裏呢?

當老聞說寫一封信給胖子的時候,他也慌了,可見他也是怕這樣的惡作劇的,有時候人們常常都喜歡捉弄他人,卻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當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時,就會感到厭惡,孔子說的話還是頗有道理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人人都做到如此,想必社會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令人不快的事了,不過這顯然不可能,隻能以自身為準則。不去做你不願做的事,才會在遇到時拿出最有力的聲音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