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自述:
我仃在全院職工大會上發動大家討論紅包現象。為什麼出現紅包現象,紅包管不管用,紅包給大家的危害是什麼?給醫院的危害是什?發動全體職工算賬,對此分析利弊。有的職工說,將心比心,在紅包泛濫的情況下,紅包買的是平安,買的是健康,買的是醫生的那份責任心,多出一分錢,就多了一份精神安慰和期待,就是我們自己也要花這個錢。這就出現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情況。加上醫院管理不嚴,收的不顯其臭,不收的不顯其香,於是就造成了現在不收白不收的局麵,並且愈演愈烈。有的職工深挖紅包危害時說,廣大患者從內心是不情願的,是迫不得已的,在回首往事的時候就會把不名譽的牌子掛在我們的脖子上。而收受紅包的醫生是極少數,這些醫生一旦沾上了惡習,就會見錢眼開,喪失起碼的職業道德,在沒有利益驅動的情況下會渾身不舒服,不可能有很高的操守和精益求精的技術奉獻醫院,這就會毀掉一些人;另一方麵,因為少數人拿了紅包,卻把不名譽的牌子掛在所有人的身上,醫院的品牌壞了,就會影響經濟效益,大家都深受其害,也極不公平。惟有讓大家知道,對一個醫務工作者來說,醫院的牌子就是每個人的名字,它就是你的形象,你的財源,你的衣食父母,你的所有一切都寄托在裏麵。倘若有人為了一己私利,往牌子上抹黑,醫院就要毫不猶豫地把這個人開除掉…….
燈不撥不亮,理不說不透。經過全院職工大討論,婦產醫院開榜公告:凡發現收紅包者一律開除!
此榜一出,再沒有人敢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紅包現象就此綃協。
杜絕了紅包,並不等於建立了一種精神文明。文明不是天生的,還要大力培養。要創造出一種良好的環境,讓新的文明生長出來。作為一個醫療單位,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的思想就是精神文明的培養源。
袁立華自述:
醫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窗口,憑借這個窗口我們可以替黨和政府分憂,為老百姓解愁。這些年來,我積極帶領職工為希望工程捐資助學,為下崗職工、貧困家庭提供幫助,減免醫藥費,給住院患者提供免費早餐。1996年,我院曾來過一位農民婦女,經檢查懷的是四胞胎,又無錢住院,麵臨胎兒不保的險境,愁壞了這對農民夫婦,醫生向我請示,我當即決定免費收她住院。我們還專門成立了醫療小組,給產婦實行營養配餐,產婦順利地生下了兩對龍鳳胎,嬰兒十分健康。產婦住院100天,醫院免除了全部費用,高達3萬多元。那位農民感動地給四個孩子起名王夫、王嬋、王毅、王苑,諧音婦——產——醫——院。當我看到那四個健康活潑的小生命時,我為我從事的職業感到神聖。
這真是天下的絕妙好辭:夫(婦)嬋(產)毅(醫)苑(院),也是普天下最好的廣告。從此,婦產醫院四字就被植根於活潑的生命裏,植根於無數個像四胞胎那樣蔥翠的心靈年輪裏……
袁立華自述:
5年後的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小醫院獲得了大發展,闖出了大名氣:我院本是牡市直屬8家醫院中最小的一個醫院(有床位130張,正式職工176名),效益卻名列第一(去年達到了1342萬元)。現在已是省內排頭,全國聞名,去年又榮獲全國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稱號,並作為全國僅有的兩家醫院之一榮獲五一勞動獎狀,以黑龍江省衛生係統惟一的一家殊榮名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被衛生部領導譽為全國婦幼衛生戰線的一麵旗幟,全國各地的同行紛至遝來參觀學習,遠至深圳、海口,甚至連北京、天津這些大城市的同行們也很謙恭地來學習取經。我也先後被評為省勞模、省衛生戰線十大標兵、全國優秀女職工、全國婦幼衛生先進工作者。這閃光的獎杯折射著奮鬥的足跡,這嬌豔的鮮花是用我和全院職工團結奮鬥的汗水澆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