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坐在汽車上看美國(22)(1 / 3)

1875年,合眾太平洋鐵路公司為了追求更大利潤,拒絕工人增加工資的要求,引起工人抗議和罷工。於是該公司雇用了廉價的五百多名中國勞工在岩石泉挖煤以頂替原來的工人,引起白人不滿,於是他們遷怒於中國勞工,欺侮和迫害中國勞工的事件時有發生。1885年9月2日,六十名白人暴徒用棍棒和搶襲擊中國工人並火燒中國城,當場打死二十八人,另外許多中國勞工出逃,死於大沙漠。警察從二十公裏以外趕來,本以為他們是為鎮壓暴徒,不想卻來保護白人。暴徒無一人受審。此次惡劣事件引起連鎖反應,許多地方掀起殘害中國人的活動。另外,有人曾偷了中國人大量的茶葉,並將之藏在煤道裏。為躲避追查,他們銷贓,點燃了茶堆並由此而燒著了煤礦的煤炭。煤火著了很久,據說直到現在還在冒煙。這個地方被人們稱為“燃燒的山”。這些都加劇了事態的惡性發展。局麵無法收拾,不得已,後來地區長官沃倫(Warren)請聯邦政府派兵保護剩下的中國人,建立了中國人與白人之間的緩衝區坎普·湃樂特·比特(Camp Pilot Butte),二百五十名士兵在此駐紮,直到1889年美西戰爭此營地才被遺棄。為此事件,中美簽訂了美國唯一的一個國際條約,美國付給中國政府十四萬九千美元賠償金。以後這筆資金用於資助中國留學生。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合眾太平洋鐵路公司提供給剩下的中國工人退休金,幫助他們回國,隻有一個人留在此地。死難者骨灰運回中國。

今日教堂,即當年簽訂條約處。北邊兒即當年的中國城。

當年血跡,而今安在哉?唯見房屋一片。

美國西部小城曾有一個道觀

懷俄明州最西南角,有一個小城叫埃文斯敦(Evanston),據說當年美國僅有的幾個道觀,一在紐約,一在舊金山,一個就在此地。

這個道觀建於1868年,毀於1922年之火災,從此湮滅。近年來埃文斯敦博物館在當年道觀原址,建了道觀的複製品,並用此展覽道觀的曆史遺物和其他中國城遺物。有幾件當年道觀的遺物還是很寶貴的。

一是當年道觀門上的大匾,上書“東道寓所”四個大字,楷書。落款:“同治十三年歲在甲戌仲春吉日立”。

一是光緒年間道教信徒贈送的一副檀香木作的對聯。按原來他們擺放的位置,上聯是“榮膺七命普洪恩”,下聯是“氣懾群雄昭大義”(他們將上下聯擺放的位置顛倒了)。道觀毀時,此對聯流失於舊金山,近年捐回,但上下聯均隻剩上邊七個字;其底部,在善安博物館被發現,他們不知何物;後來大概有人覺得它們是埃文斯敦道觀中那副對聯的底部,經證實果然如此,於是,善安博物館將此物贈與。

埃文斯敦博物館一位女士熱情接待我們。她說,有人說這副對聯的上下聯擺的位置不對。我們經過仔細思考,證實的確擺得不對。正確的擺法應該是,上聯:“氣懾群雄昭大義”,下聯:“榮膺七命普洪恩”她還要我們解釋對聯的意思,我大體講了一下,女兒答應把翻譯出來的英文寄給他們。可見此地並無精通中國文化者。文物也少,道觀遺物展覽室內,凡涉及中國的東西,均集於此。好笑的是有一塊木柱,上書“本店常有生菓鮮魚發客有雞出賣”,也擺放在一個顯眼的地方。字寫得並不規整,看來文化水平不高,想是當年中國貨攤招牌。不過,它透露出一個信息:既然招牌用中文寫,那就是給中國人看的;那時這裏肯定已經住著一些中國人,所以有中國商人,也許就是小商小販,在這裏做生意,而且主要對象是中國人。

(2010年7月28日)

摩門聖地鹽湖城

在前麵的文字中我曾說夏天的美國人是“短褲黨”。這當然是“相聲”語言,隻是形容美國人的率性隨意、不修邊幅而已。這次來鹽湖城,我印象大不相同。剛到鹽湖城街上時,我有些詫異:有不少人不但西裝革履,穿得整整齊齊,而且一臉肅穆、莊重;女士亦盛裝如是,且不苟言笑。這在美國其他地方很少見到。我以為這是從美國以外的地方來公幹的人士,或者參加重要國際會議的代表。個中緣故,後來才逐漸明了。

早就從介紹材料中知道鹽湖城是美國和世界摩門教(Mormon)中心,集中了大批摩門教徒,有世上最大的摩門大教堂,有摩門教的各種重要活動,有大批朝聖者。我們來鹽湖城的主要目的是參觀聞名世界的摩門大教堂。越接近教堂,西裝革履裝束的人越多;等進了摩門教堂的高大鐵門,此類裝束者殆近半矣。女婿說,大概,這些人絕大多數是摩門教信徒或與摩門教有關的人士,可能也有外國遊客、參觀者。摩門信徒中,有許多是來自美國其他地方的,甚至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他們有的是到鹽湖城朝聖的;另有許多,則是摩門教自願者,不計報酬為朝聖者、參觀者和遊客服務;還有的,則是傳教士,專門向教外人士宣講摩門教義,勸人加入他們的行列。據說,摩門教主張不吸煙、不喝酒、家庭和睦,這些內容大概頗受多數人歡迎;不過傳說他們也主張一夫多妻,我尚未得到權威的可靠的文字材料證實,存疑而已。在摩門大教堂院中,我們也遇到幾位熱情的摩門教人士。對他們虔誠的宗教信仰,我們表示尊重;對他們的熱情友好,我們很有禮貌表示真誠謝意;然後直奔我們參觀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