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坐在汽車上看美國(21)(3 / 3)

“雷鳥”這個名字帶有美國西南部濃厚的印第安文化色彩--傳說它是一種神鳥,騰空時大地會在其巨翼扇起的雷鳴中顫抖,還會發出閃電。

說到“雷鳴中顫抖”和“閃電”速度,我在中午時分已經領教過了。不到十二點,空中突然炸起陣陣響雷,像要把藍空劈開一般。我忙走出房間,見架架飛機急如箭矢從頭頂穿插而過,連什麼顏色、何種形體都看不清楚,真似閃電。女兒說,“雷鳥”已經飛到善安來了,這是在做表演準備。這飛行“準備”,大約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我在家門外草坪上昂首觀望:隻見萬裏晴空,“雷鳥”疾疾飛來飛去。先是看見飛機一閃,接著就是炸雷數聲,耳膜快要震破。璱瑪捂著耳朵,不敢看。天空若是塊大藍布,不知會劃出多少裂痕,會撕成多少碎片。

中午燒烤之後,我們一家走到女兒學校大門外。擴音器已在不斷講著什麼。車場各種車輛已經滿滿當當,救護車和消防車也在待命。還有一輛有著封閉車廂的大車,後麵的機器轟轟直響,妻子說,不知是否在做電視轉播。往大門外兩旁看,隻見橫向三四百米寬的草坪上,已經坐滿了各色人等。我們趕緊找個有蔭涼的空地坐下。這裏是觀看飛行表演的最佳地段,前麵一片開闊地,雖稍有起伏,但其高度不影響飛行表演,觀眾視線順暢,一覽無餘。善安市以及外地來先驅節觀看飛行表演的人們,都集中在這裏,早早選擇和占據有利位置。

三時許,正在急急等待中,忽聽“雷鳴”襲耳,知是表演開始。等抬頭看時,第一撥飛機早已穿過,什麼形狀,沒看清楚。有了初次“教訓”,妻子幹脆跑到太陽底下無人處,提前預判飛機走向,隨時準備它們的出現。她一麵觀看,一麵照像。太快!還沒等捕捉到最佳鏡頭,飛機又過去了。我不照像,隻用眼,不用手,得以略窺全豹。

飛行不斷變化著形態。一會兒單機,一會兒雙機,一會兒三架,一會兒四架……然後又是六架,最多好像七八架,我一時數不清。其形狀,有菱形、箭形、楔形、鏢形、三角形,分而合,合而分,由一字變成菱形,由箭形變成楔形,由平行而分叉,由水平而立體,變幻莫測;有交叉飛,並排飛,對飛,側飛,仰著飛,扒著飛,轉著圈飛,打著滾兒飛,螺旋形上升飛,俯衝向下飛,像“鑽天猴”直指藍天飛,直到在視野消失……不一而足。一次四架飛機拖著白煙飛來,轉眼間,三架向左上方劃園,一架向右上方劃園,在高空相交叉,觀眾看到一個大大的“心”形鋪在半空,無不拍手稱絕。另一次,五架飛機垂直向上,然後向五個方向分開,放出的白煙組成一個巨大的海星。又一次,兩架飛機從左右兩邊對著衝過,似乎相撞了,驚得你心都要蹦出來,出一頭汗;瞬間,它們擦肩而過,呼嘯遠去。還有一次,四架飛機,從右方成四十五度角仰頭飛來,慢得出乎人們意料,像四隻企鵝蹣跚而行,似乎在比一比,看誰飛得更慢;後麵兩側又有兩架飛來,眨眼工夫超越過去。

大約四十分鍾,表演結束。我興致未盡,雖意有不舍,也隻得怏怏離去,鑽進車裏,躺到床上,慢慢回味。

我怎麼也想象不到,飛機能在空中“跳”出這麼好看又這麼驚險的“舞蹈”,而且變出這麼多花樣。以前在電視中看過飛行表演,但從沒有產生過這麼真切、這麼激動人心、這麼刺激的感覺。這是我在現場觀看的第一次飛行表演,也是我所看到的最好看的一次飛行表演。

(2010年7月23-26日)

尋找中國人的痕跡

懷俄明州是在美國的中國人最少的地方。但是即使在這裏,當年也有中國人活動的足跡,並且對美國的西部開發做出過重要貢獻。特別是合眾太平洋鐵路公司,曾經在他們經營的一個煤礦雇用許多中國勞工;另一個地方還曾有過一個中國道觀。女兒女婿特地領我們尋覓當年中國人活動的遺跡。

這兒,中國勞工曾經遭殘殺

我們的汽車從善安出發,沿80號公路自東往西行走,基本上與著名的太平洋鐵路相伴。公路從東海岸到西海岸,鐵路也是。它們是美國的大動脈之一。今天女婿領我們去追尋一段一百多年以前與這條鐵路相關也與幾十條中國勞工生命相關的往事。它發生在懷俄明的岩石泉(Rock Springs)。

我們到達該城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在街上轉了幾個圈,好不容易找到一點痕跡。在一處教堂門前停下,女婿說:“就是這兒。”

女兒和女婿向我敘述了發生在一百多年以前的一件很悲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