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坐在汽車上看美國(15)(1 / 3)

女婿故地重遊,顯得特別興奮。他熟悉那裏的特殊建築風格。看:科羅拉多大學絕大多數樓房牆體,都是從當地山上采來的紅色岩石建成的,帶著凹凸不平的山野狀貌,別有一番味道。他一路走一路指給我們看:這座樓是原來的圖書館,建於1902年;那座樓是法學院,建於1908年;還有劇院、學生活動中心、婦女研究中心……他還特別介紹來中國之前接受培訓的地方,好像見到了老朋友。女兒開玩笑說:“這是起點,沒有它,就沒有後來我們這一切。”她指著身邊這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女兒和女婿是在北京相識相愛的,那時女婿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執教,女兒在讀博士學位。

從科羅拉多大學出來,已經下午六點多了。今天是星期六。路過一條街時,女婿說,再晚一會兒,這街上就熱鬧了。學生們周末活動,狀態百出,有的還醉酒胡鬧。我想起1999年訪問英國愛丁堡大學時,一個周末晚上,我們回住處路過一條街,正趕上一群學生喝得醉醺醺,幾乎撞到我們車上。在那裏留學的小童說,每到周末,一批學生總要從街的這一頭喝到街的那一頭,所有酒館都喝遍,一座不落。

又是非常愜意的一天。

(2010年7月2日)

美國獨立日

今天,2010年7月4日,是美國建國二百三十四周年,即獨立日。1776年,原北美十三個殖民地通過獨立戰爭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並在七月四日由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起草的《獨立宣言》開宗明義地闡明: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與自由的天賦權利。《獨立宣言》是具有世界曆史意義的偉大文獻,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也就定為美國獨立日,成為美國人民永遠紀念的節日。每年,當費城的自由鍾頭一個敲響而全美大小教堂鍾聲隨之齊鳴時,全世界都會知道:美國獨立日這一天到來了。

美國這個多民族組成的年輕國家,據我的膚淺觀察,一般說來它的普通民眾看起來也很“在意”、很熱愛自己的國家。來善安這些天,有時上街購物或散步,經常發現有美國國旗飄揚,我以為是政府的某個機關、單位和學校所在地,或是有什麼特殊紀念日;後來發現插國旗的地方很多,哪來這麼多政府部門、學校或紀念日?問女兒,她說,並非節日,有些居民喜歡在自己門口或房子上掛國旗。有人說,是否作為一種裝飾?恐怕不是。前兩天看南非世界杯(足球)比賽,凡有美國隊參與的場次,我外孫洲洲這個小小的美國人,場場不落,坐在電視機前為美國隊加油助威;八分之一比賽美國隊對加納隊那一天,本來我們要出遊,就為了洲洲看比賽而推遲一天。可惜那場球美國隊輸了,洲洲立即關掉電視機跑進自己房間不出來。我理解他的感情,但我不知道怎樣去安慰他。有一次我問他:如果美國隊與中國隊比賽,你支持誰?他毫不猶豫的回答:美國。我又問:如果中國隊與其他的國家隊比賽,你支持誰?他也毫不猶豫地回答:中國。

善安也漸漸顯出些節日氣氛,雖然並不算很濃。從昨天晚上起以至今日白天,不斷有燃放鞭炮的聲音,有時還有“二起腳”的連響;至晚間,鞭炮聲密度大起來,有時你會覺得像是北京接近年關的情景。從媒體報道,知道今日各地的美國人以燒烤、花車遊行、煙花彙演和其他活動慶祝獨立日。“在華盛頓特區,成千上萬的人在國家大草坪上聚集,參加一年一度的各種節日專題展示和紀念美國曆史遺產的活動,以及獨立日遊行。今年在美國首都舉行的其他活動還包括演員扮演締造這個國家的先賢簽署獨立宣言。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以燒烤、音樂會和焰火觀賞來款待1200位軍人及他們的家屬。在幾公裏之外的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故居弗農山莊,主辦者將主持向華盛頓的墓敬獻花圈的儀式,並將約100個美國新公民舉行入籍儀式。節日慶祝也在費城舉行,1776年七月四號正是在費城通過了獨立宣言。燦爛繽紛的煙花將在星期天晚上點亮華盛頓、紐約和洛杉磯等城市的夜空。”五年前我們在吉列特(Gillette)正趕上七月四日的獨立日遊行,領著不到四歲的洲洲去街頭觀看。在那個隻有兩萬人的小城,遊行居然進行了好幾個小時。美國人紀念獨立日,並不像中國國慶那樣“板著《人民日報》第一版的麵孔”“正襟危坐”地進行遊行或舉行活動,而是十分隨意。我看到吉列特那次遊行,有步行的,也有騎馬的;有開汽車的,也有坐在敞蓬車上表演節目的;有抱著孩子的,也有牽著愛犬的;有向臨街的人不斷打招呼的,也有給觀看遊行的孩子們發放糖果的(洲洲還得到了許多)……五花八門。看來這是一個率性而為的民族。

在善安,原來聽說今兒晚上九點多在西部先驅者公園放煙火。但是白天忽然天氣大變--昨日還風和日麗,今晨開始就陰沉沉的,太陽遲遲不出來;到下午風驟雨急,馬路上卷起一層層水氣,隨風急速滾動。雨點打得後院涼棚頂上的塑料板乒乓直響。氣溫也下降了一二十攝氏度。陪孩子看煙火的計劃很難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