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謝地,幸虧姥姥的話沒有兌現。
媽媽他們搞土改,有一段時間我跟著,隻覺得熱鬧。一次次的大會人群潮湧,一陣陣的口號震天價響。其中最有名的兩句口號成了孩子們玩耍時掛在嘴上的順口溜:“打倒南皮張,永遠不吃糠!”“打倒桃園劉,吃穿不用愁!”,所以至今記得。所謂“桃園劉”已經忘記所指何人;但“南皮張”,我知道就是南皮張之洞家,因為他實在是太有名了,在我們老家那一帶婦孺皆知。張之洞的孫子是我院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他也許知道當時家裏受衝擊的情況,但我沒有機會問。
我感覺,土改實際上是共產黨所領導的“均貧富”的一場運動,中國曆史上當貧富差距大到極限、一部分人活不下去了的時候,就可能出現民眾暴動或者起義,重要內容之一是“均貧富”。
(2010年6月26日)
遊懷俄明“東隔壁”內布拉斯加
6月27日早晨一睜眼:鮮紅的太陽已經在東方升起來。這一天我們要遊覽懷俄明“東隔壁”內布拉斯加(Nebraska)。
我們遊玩的第一個景點是“汽車陣”,英文是Carhenge,音譯為卡爾漢幟。大家知道,英國有一處世界聞名的景觀“巨石陣”,英文原文是Stonehenge,音譯為斯陶漢幟--老天爺鬼斧神差般將許多巨石排列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自然奇景。可惜近年來,“巨石陣”的麵貌已經逐漸變化、消失,快要麵目全非了。1982年,內布拉斯加一位名叫吉姆·倫德爾斯(Jim·Reinders)的居民突發奇想,在一次家人聚會上,決定為紀念他去世的父親而實施一項驚世駭俗之舉:製作一個“Carhenge”。英文Car即汽車,所以譯為“汽車陣”。他要以一比一的比例,完全仿照英國天然形成的“巨石陣”,用汽車代替石塊,製作一個 “汽車”巨陣。他同家人花費了五年時間,收集了三十八輛廢舊汽車及汽車零件,大都塗成灰色,製成了同“巨石陣”幾乎一模一樣的人文景觀。當我們走近“汽車陣”時,已經有許多人在那裏觀賞。那是一片長滿一尺多高野草野花的場地。如果有人看過英國的“巨石陣”,會驚奇地發現又一個“巨石陣”矗立在眼前,隻是汽車代替了石頭:其主體是一二十輛汽車直立在地上,它們的頂端,橫搭數輛汽車相連;別一處,兩輛汽車頭對頭直立著,差不多有十米高;另,有的車頭插進地裏,有的車身斜躺在地上,有一個別克牌子的汽車方向盤斜插在那裏……
我想,仿照“巨石陣”製作這樣一個“汽車陣”並不難,也不算稀奇;稀奇的是吉姆·倫德爾斯先生的奇思妙想,是他的創意。這讓我十分我佩服。許多西方人敢想敢做,敢於冒險,敢於第一個“吃螃蟹”,敢為人先,什麼第一個未成年女孩環球航行,什麼第一個以雪橇為交通手段跨越北極,什麼第一個人上月球,什麼第一個探火星,什麼九十歲老太太飛機跳傘……這是一向遵從中庸之道的中國人所缺乏的。
當我們走近第二個景點“煙囪岩”(Chimney Rock)的時候,就進入了美國“西遷”史。
“煙囪岩”,矗立在美國西部高平原內布拉斯加境內一塊狀似煙囪的天然巨石,天氣晴朗時,幾十公裏之外便可看到,據今天精確測量,從地麵算起,它的高度為325英尺(近99米),而“煙囪”柱本身則是125英尺(近38米)。它在地球上已經默默存在了千萬年或上億年之久。說它是一個自然奇觀當然也可以。但是說奇也不奇。在美國、在世界各地、在整個地球上,類似的奇觀或者比它更奇特的,有的是,譬如,上麵說到的英國的巨石陣,譬如美國黃石公園的老忠誠噴泉,譬如中國黃山的飛來石、猴子觀海……不勝枚舉。
“煙囪岩”的意義根本不在自然,而在曆史,在於它曾經是美國白人先民十九世紀西遷過程中一個最著名的路標,一個裏程碑式的曆史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