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坐在汽車上看美國(11)(2 / 3)

科爾恰克·焦烏科夫斯基在這裏奮鬥終生,直到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逝世。之後他的夫人和孩子繼承了他的未竟之業。雕刻家的兒子說:“一九五二年,父親在寫給我們的一封信中說:‘你們可以不做這件事(指雕刻),但你們一旦選擇了它,就不能放棄。’”他們接過了科爾恰克·焦烏科夫斯基的雕刀。“瘋馬紀念中心”啟動之後,科爾恰克·焦烏科夫斯基知道這項工程會比任何一個人的有生之年都要長,為此,他與夫人露絲(Ruth)準備了三本詳細計劃書和模型,以便他自己和後繼者更順利地完成這項費時很長的藝術事業。後來基本按照他的設想實施。

我們在“瘋馬紀念中心”的展室外麵看到了科爾恰克·焦烏科夫斯基為這座雕像製作的巨大設計模型:瘋馬半身裸體跨在一匹奔馳的駿馬上,長長的頭發飄向後方,令人感到風馳電掣,奔騰千裏;麵部輪廓剛毅堅定,一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大無畏姿態;他右手扶鞍,左臂伸直,左手食指指向前方,一往無前,所向披靡。其左臂之下,是一匹悶爵騰空的烈馬,一條前腿在奔跑中卷縮,幾乎成三十度角,馬蹄上翻,顯示它狂奔瘋馳欲止不能的狀態。這馬的形象,令我想起千年之前本家詩聖子美老人稱頌大宛馬的名句:“竹劈雙耳駿,風入四踢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這裏需注意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瘋馬的左手食指為什麼指向前方,這姿勢,意味著什麼?這裏有一段故事。瘋馬誓死要為他的人民和土地而戰。有一個白人嘲笑他:“你現在的土地在哪兒?”於是,他伸手指向前方,正氣凜然地回答說:“我的土地就是我的先人長眠和埋葬的地方。”

我女兒對瘋馬前伸的左臂和手指很有感觸,她模擬著這位英雄的姿勢伸出左臂,粗聲粗氣對身旁的孩子表演著瘋馬的話:“我的手臂之下就是我的土地;我的土地就是我的先人長眠和埋葬的地方。”引得小外孫一陣開心的大笑。

人們將來在遠遠的山頭所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尊雕像,當然比這模型要大許多倍。據介紹,光一個馬頭,就有大約六十六米,相當於二十二層樓那麼高;而瘋馬的頭大約三十米,九層樓高;其鼻子有二十七英尺長,八米左右;在雕刻瘋馬的眼睛時,從每隻眼中取出的石頭就有六噸半。試比較一下:拉什莫爾山的總統頭像夠大的了,但隻有二十米,六層樓高。瘋馬的這尊雕像規模將要超過總統山。將來雕像完成時,遠遠看去,總統山的四尊總統雕像就在瘋馬伸出的左臂之下。

科爾恰克·焦烏科夫斯基的夫人比他小十八歲,今年也已七十九歲,我們到“瘋馬紀念中心”那天,好像正巧她過生日--當我們往遠遠的雕刻工地看時,發現那裏有一條細細的白綢帶在飄,拿來望遠鏡一瞧,上麵寫的是“祝露絲生日快樂”(HAPPY B-DAY RUTH)。在介紹“瘋馬紀念中心”的錄象片中,我看到過她,雖滿頭白發,但仍精神飽滿,風姿翩翩。她說,在丈夫去世後,她與“瘋馬紀念中心”雕刻委員會在一九八七年作了一個很困難的決定,改變已故雕刻家原來的計劃,放棄先雕馬頭,而是先雕瘋馬頭像。於是,在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們首先看到了瘋馬頭像,但是瘋馬頭上戴的四十四英尺(十三米四多一點)高的羽毛冠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