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總統山的石頭門前,抬頭見一排醒目的大字:“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中心(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莊嚴、典雅。走進門去,不遠處就是州旗石柱走廊:每根八九米高的方形石柱,分兩排伸展開去,上麵插著五十麵州旗,以字母為序,可謂琳琅滿目,每麵州旗下麵的石柱上,寫著該州建州時間。穿過州旗石柱走廊,是由花崗岩石頭築成、麵積大約五六十平方米的大平台。
這個平台是總觀四位總統群像的最佳地點。平台上已經擠了許多人:默默注目的,給孩子講解的,互相討論觀感的,尋找最佳位置照相的……連女兒女婿為我們攝影紀念,都要高度機敏地尋找空擋兒、見縫插針才行。
雕像所在的山坡麵向東南。站在平台上放眼望去,從左向右依次是: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和阿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現在是上午十一點左右,太陽迎麵照射在山坡上,光華燦爛。四尊巨大頭像雄居著整座山頭,在藍天襯托下,愈發顯得偉岸;有時白雲從他們頭頂飄過,更覺崇高,令人想起中國聖賢所說“高山仰之,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話。
據介紹,這個山頭距離地麵一千八百米,而每個雕像,從下頦到頭頂,有六層樓那麼高,約六十六英尺(二十米)。光是雕像的一個鼻子,其長度就有大約二十英尺(六米多)。若正趕上工人維修雕像,從地麵向上望,正在修理鼻子的工人好像一隻小蜜蜂落在鼻子上。如果按照正常人的麵部與身體相對比例來看,這些雕像的身長應該高達四百六十五英尺(一百四十一米)--它們比自由女神像(本身高一百五十一英尺即四十六米多點兒,加座高三百零五英尺即差一點兒九十三米)高出許多;僅比華盛頓紀念碑(高五百五十英尺即一百六十九點三米) 和埃及大金字塔(高四百八十英尺即一百四十四米)低一些。總統山雕像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人頭雕像。
我依次細看:
華盛頓的頭頂和一部分前額已經高出山頭、伸到空中,而胸前依稀見出大衣翻領--這是四尊雕像中唯一雕出胸部的一位,據說原本要雕半身或全身像,後來發現下麵的石質鬆軟,隻雕成頭像。這位開國元勳麵部微微揚起,雙目炯炯,注視遠方,表情嚴肅而堅定,滿懷信心。
傑斐遜的麵向稍微右傾,長發遮住雙耳,更加突出麵部的光輝,兩眼瞻視前方,目光高遠深邃,飽含雄才大略。
羅斯福雕像的位置稍稍靠後,在一個山凹裏,似虛懷若穀,深藏不露。隻見他上唇留有濃濃的胡須,頭發占據前額的一小部分,戴一副眼鏡,好像默默地在那裏沉思,不知是否在籌謀什麼規劃。
最右邊,麵向微微左傾、從山石中突顯出來的那位,是為解放黑奴而奮鬥終生最後獲得勝利的林肯,然他也因此招致怨懟慘遭暗殺--我認為這是四尊頭像中雕得最為傳神的一尊。你看他頭上厚發,頷下短須,麵頰清瘦,眉頭微皺,眼睛略帶憂傷,一臉悲天憫人、充滿憂患意識、誓死救助天下蒼生的神情,使我想起為人類苦難背負十字架的耶穌基督。
女兒、女婿提議:我們到下麵去,可以選擇恰當角度單獨觀看每尊雕像。
走到山根兒底下,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我們陸續走到了四個觀看每位總統雕像的最佳位置,每個觀看點都有一個大牌子,上麵是每位總統個人情況的介紹,包括生卒時間、出生地點、家庭成員、受教育狀況、所屬黨派、簡單履曆、重要職務、任總統的起止年月、政績,等等。此外還有一段該總統的名言以及雕刻家的話。
最先到的是林肯的觀看點。我女兒看了林肯的雕像,並同其他雕像相比較,說了四句話:華盛頓堅定自信,傑斐遜高瞻遠矚,羅斯福深沉,而林肯,則是憂患。我看大體抓住了他們各自最主要的特點。林肯生於一八零九年二月十二日,出身貧苦,父親是肯塔基州哈丁縣一個伐木工人。為生活所迫,青年林肯當過店員、村郵務員、測量員,還曾為人家劈柵欄木條。但是林肯靠刻苦自學,頑強奮鬥,經過無數磨難,終於取得成功。林肯的人生經驗是:無數的失敗成就輝煌的人生。林肯參加過“黑鷹戰鬥”,二十三歲成為上尉。但一八三二年林肯失業了。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但競選州議員失敗了。接著,林肯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一八三四年林肯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並在第二年即一八三五年與一位姑娘訂婚,但離結婚的日子還差幾個月時未婚妻不幸去世。後來林肯又遭一連串挫折:一八三八年、一八四三年、一八五四年和一八五六年,林肯分別競選州議會議長、美國國會議員、參議員和副總統,都沒有成功。但是,林肯的人生信條是:決不放棄!一八六零年他終於當選為美國第十六屆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