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3)

陳中柏接過來看,是打印的,言簡意賅,一目了然。了少年頭議右瓜一一一一一一孫春平緊急通緝現有轟明傑一人,手執共青團北口市委員會的介紹信和《青春時代》雜誌社的記者證,四處流竄,謊稱公出被竊,名為借款,實為詐騙。請發現此人的單位和個人,切勿上當,並立即將其扭送當地公安機關。下麵署了“共青團北口市委員會”,還蓋了紅亮亮的印章。日期是一周前。陳中柏急起身將於玖玲叫過來,問:“這個,是咱們發出去的嗎?”

於玖玲掃了一眼,臉便微微-紅,點頭承認:“是。”

公安同誌問:“你們一共發出多少份?”

於坎玲說:份吧。估計詐騙分子近期還會在南方活動,我們就給江南幾省的各地團市委都發了一份。”

陳屮柏蹙了蹙眉,“各地?”

於玖玲說:“是按電話號碼簿子上的城市挨家發的。”

陳中柏冷笑,麵露不悅,“你倒有辦法。”

於玖玲嘴角動了動,不說話。公安同誌說:“能把情況再詳細講講嗎?”

於飲玲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講了。公安同誌問陳中柏,是這樣嗎?陳中柏點頭,說這些天我們讓催款的電話鬧得無可奈何,同誌們氣憤不過,有病亂投醫吧,是不是有失妥當?這般一說,公安同誌的臉上就多雲轉晴,顯出了幾分笑模樣,說:“你們這些青年領袖啊,真是敢想,也敢幹。人民團體怎麼有權向國內各地發通緝令?有了情況,可以向我們公安機關報告嘛,那是我們的職責,我們吃的就是這碗飯。要是什麼機關都可以發通緝令,都可以抓人,還要我們戴大蓋帽的幹什麼?天下豈不亂套了?”

公安同誌態度一轉變,於玖玲也立時輕鬆下來,笑說:“發現了壞人就要抓嘛,我們可是好心,見義勇為,越了點格總比遇事繞道走強。要說我們的毛病,其實也就是用詞不當,不該叫通緝’,要是改為提醒’,緊急提醒,那就一丁一點的毛病也挑不出來了,是吧?”

於玖玲這般伶牙俐齒半是認真半是玩笑,幾個人便都笑了。公安同誌說:“這叫歪打正著。有一個城市的團委剛收到你們的提醒’,正覺新奇呢,那個聶明傑就摸上門去騙錢了,正好撞在網裏。要是由我們公安部門發通緝令,難說會有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呢。”

於玖玲驚喜地跳起來:“真的呀?”

公安同誌說:“人家當地公安局來電話了解情況,弄得我們措手不及,一無所知,好不尷尬。嗨,不知別怪吧。我們不知案情,你們別怪;你們不知公安部門的工作程序,我們也別怪了。把犯罪分子抓住了就好。你們寫一個說明材料,我們抓緊給人家傳真過去,協助盡快結案吧。”

送走了公安人員,陳中柏的臉重又罩上不悅之色,說:“騙子抓到了,不管是在哪裏抓到的,都是好事。可我還是要批評你,這樣大的事,事先怎麼不跟我打聲招呼?”

於玖玲垂了頭,說:“準備請示的,可那兩天看你忙,就……急事急辦了。”

陳中柏搖頭,“這不是忙不忙的事,再忙也不能忘了製度和規矩。沒有規矩,哪有方圓?”

陳中柏意識到這話說得過重,又有意緩和了一下,“當然,辦公室的工作總體上看還是不錯的,隻是這件事處理得……確是草率了點。”

於躍玲低聲說:“陳書記,我是真心實意想幫你一把……”陳中柏知道她又要把話往深裏說,可這層窗戶紙一旦捅開,就意味著兩人有了同謀的意思。他不想把和下級的關係摘成那樣,便急忙打斷於坎玲的話:“那我表示感謝了。辦公室的同誌對我分管的工作一直很支持,這我心裏有數。至於這件事,即使騙子已經抓捕歸案了,也不要再向外擴散,千萬千萬,對誰都不要再提起,明白了嗎?”

“靳書記要問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