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百十九一連串拍皇帝馬屁的阿諛豔詞,虧高鶚說得出口!(2 / 2)

因此,從這裏很難找出讓賈寶玉出家的原因。在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有誌之士之所以要隱居山林,出家為僧,多因懷才不遇。賈寶玉鄉試中了第七名舉人,皇上非常重視於他,對他來說,也不存在什麼懷才不遇的問題。在續書中,賈寶玉出家唯一的,或者說主要的原因,是某某和尚引他到了太虛幻境,看到原先他所愛慕的一群女子,包括黛玉、晴雯,都冷漠對他,甚至變成鬼神來追撲他。醒來後於是變了態度,不再依戀女人,並下了出家的決心。這不是現實主義的寫法,根本沒有一點說服力。黛玉、晴雯,一夥女人何以會對賈寶玉冷漠,甚至變成了鬼怪,這根本無法理喻,隻能看成是續書人的主觀臆造。何以一個夢境就使賈寶玉轉變觀念,缺乏現實的依據,不足令人信服。總之,在續書中,賈寶玉的出家,不是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是續作者一廂情願地把主人公拉向出家的路。隻有從全書的整體來看,從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整個情節的發展趨勢,從賈寶玉這一形象的性格發展邏輯來看,寶玉的出家,準確點說,是出走,才是必然的。關於曹氏原著的結局,筆者在《論明本紅樓夢》和《精華欲掩料應難——論紅樓夢的“礙語”,兼論全璧紅樓夢》等文中已有所論,這裏隻是簡要地說幾點:一、包括賈府在內的四大家族,徹底敗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二、朝廷對賈府實行大抄家,賈府一家被掃地出門,或被逮捕坐罪,或流落他鄉……三、寶玉在黛玉死後雖然和寶釵成了婚,但他的整個愛心仍然在林黛玉身上,並因思念黛玉而與黛玉的影子妙玉有精神之戀,被賈府主子發現後,妙玉被賣到煙花巷(筆者對此另有專論)。寶玉在抄家後窮居於獄神廟,寶釵、襲人、麝月等人或死,或離散,或拋棄了寶玉。他是真正的、徹頭徹尾的“懷愛不遇”了。四、十二釵及書中的大多數女人均是悲劇下場——萬豔同悲,千紅一哭。目睹了這一切的一切,在生活、愛情都處於徹底絕望的情況下,在家人已絕,無母親、妻子牽掛的情況之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賈寶玉才走上了甄士隱的道路。二、皇恩真是浩蕩沐皇恩賈家延世澤,這個回目是四十回續書主旨的概括,是高鶚思想的點睛之筆。賈寶玉中了舉人,既是讚美這位不肖之子到頭來畢竟還是“肖”的,還是替賈府爭了一口氣的,達到了“光宗耀祖”的目的;又是歌頌皇上對人才的重視,科舉製度的英明。至於賈寶玉中了舉人之後忽然出走,上文說過,這不是情節發展的必然,而是續書人為了照應前八十回而硬拉寶玉出走的。寶玉走後,英明的皇上下旨:“著五營各衙門用心尋訪。”皇上這樣的聖恩,哪有找不著的?寶玉實際上並沒有出走啊。又封寶玉為“文妙真人”的道號,禦封的闊和尚,真是亙古未有。這是續書人為了給賈府添加皇上的隆恩光圈而製造的。在這回的中間,有一段絕妙的頌聖文章,寫英明的皇上怎樣的“神明聖德”,怎樣的親自披閱舉子們的文章,怎樣的愛才,怎樣的憫恤賈府,怎樣的聖心大悅,怎樣的敘功議賞,怎樣的大赦天下……整個社會又是怎樣的“海晏河清,萬民樂業”。作者接連用了六個歌頌“皇上”、一連串拍皇帝馬屁的阿諛豔詞,虧續作者說得出口。賈家的老淫棍,敲詐犯賈赦;十惡不赦的流氓,強奸兒媳犯賈珍,一概免罪。依然襲了榮國、寧國世職;所抄家產,盡行賞還。於是,本應當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的賈府,又恢複到先時的繁榮景象。這全賴皇恩浩蕩,皇上的英明。這哪裏是《紅樓夢》?而是一部偉大的皇家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