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曼德——第二名追求者,包裹著心愛女人的遺骨也上路了。奴摩立法者曾經訓誡道:“當作為家庭支柱的父親發覺自己已經兩鬢斑白,無法再為家人創造幸福,看著自己的孩子,他萬般心痛;恐怕沒幾日能夠繼續照顧他了,所以,讓孩子提早學會生存與獨立,這樣自己也能安心地離開這個世界。這樣打定主意後,父親吩咐孩子帶上聖火以及所有用來祭祀的祭品,離開城鎮,到森林中長久地生活。就這樣,他們帶上各種各樣的聖品,除了聖賢人經常吃的東西外,還有綠香草、植物根以及水果。父親向孩子演示了五大聖禮,並傳授了通常慣有的儀式;要他穿上黑色的羚羊皮,或者狗皮做的罩袍,囑咐他早晚淨身兩次;告訴他要忍受逐漸增長的毛發、胡須和指甲的煩惱,並在地上做前撲後倒的練習,堅持站立一整天;日出、正午與日落時分要衝澡或淋浴;在炎熱的夏季,要坐在五堆熊熊烈火前,還要抵禦太陽的暴曬;雨天,要站在空地上經受大雨、甚至是暴雨的洗禮;在嚴寒的冬季,要身著濕衣在森林中苦行;然後要像律法上所說的那樣,將聖火歸位,安靜地吃樹根和水果來保存體力。”
第三個追求者瑪德胡薩旦沒有包裹心上人的屍骨,而是帶著一根釣魚帶與圍頸帶,成為了一個魔法師,並開始了遊曆的生活。他身上沒有帶別的食物——除了糠,可他的靈魂是充實的,他從來沒有中斷過對神靈的虔誠地禱告。為了能夠見到梵天,他認真聆聽神的教誨,冥思幽想,使六根清靜,努力將神靈的教誨灌入腦中。就這樣,通過履行神的旨意,控製感官觸覺以及節欲行為,時刻抵禦著三個邪惡——不能平靜的心、邪念與驕奢淫逸的生活。內心深處的所有幻覺都被消除了。他在口中不停地默念神的名字,直到他能感受到,閃著耀眼靈光的神靈們在他麵前顯身。
人的生命中怎麼能沒有愛情呢?一個有血有肉的身軀,那些眼盲、中風與全身都是缺陷的人,那些總在忍受饑餓、痛苦、利令智昏的人,那些有著不良惡習,總在淨身前吃水果的人,才會期盼愛情。而他似乎已經斷了情欲。有隻狗與他為伴,他每日喂給它自己所吃得食物,自己則嚴格遵守著五項禁欲。
為了使自己能夠徹底享受清靜,他將自己的思想與視覺控製在嗅覺的範圍。他練習八十四種瑜伽的姿勢,將手高高舉起,伸向天空,直至再感受不到人間冷暖、饑渴的苦痛。他尤其喜愛睡蓮的姿勢——左手掌托著右手掌,盤腿而坐,手指合攏,通過集中精神與冥想來控製身體與思維的力量,一心想著梵天,心中毫無雜念;同時也培養自己對亞瑪的信奉,這也就意味著他必須信奉七個觀點:違反天理的事不為,篤信真理,誠實,寬恕所有的罪孽,拒絕供奉之外的一切施舍,不管是繁榮還是災禍,都保持一顆愉快的心靈;即便極度饑餓也不去思考它,在人體的四大敵人的包圍中獲得救贖。他盯著燈上平靜的火苗,冥思苦想,將自己的思想放在太陽、月亮、火以及其他的發光體上,或放到他的內心深處、喉嚨底部以及頭骨中央,通過這些方式來控製自己。
某一日,瑪德胡薩旦魔法師來到了一戶人家裏化齋,房主人對他說道:“今天,我們會熱情款待你的。”他在這戶人家裏坐了下來。當食物已準備妥當,主人叫他洗了手和腳之後,請他坐到了飯桌的正上方,主人隨後坐到他的鄰座,說了一段經文中的話:“一個房主絕不會不接待夜間來訪的客人:他或許會在拂曉來到你的家中,或是某些較為適當的時刻,或是某些不適當的時刻,倘若沒有受到款待,他決不會在此逗留。招待客人的飯菜無須多麼可口,令人滿意的客人一定會給房主人帶來財富、名譽、長壽以及神的祝福。”
房主人說完這番話,他的妻子就端出了飯菜,擺上大米飯、煮熟的開裂的豌豆、黃油以及調味品。純木製的新鍋做出了新鮮的食物。煮好的飯還隻準備好了一半,女主人的小兒子就哇哇地大聲哭個不停,抓著母親的衣襟。母親越是想甩開他,孩子越是抓得緊緊的,不讓她離去,母親越是哄他,他越哭得厲害。母親終於生氣了,一把抓起孩子便扔到了火裏,孩子瞬間化為了灰燼。
看到眼前發生的這一幕,瑪德胡薩旦魔法師什麼也沒吃,起身要離去。房主人很是奇怪:“為什麼不吃呢?”他回答道:“對於你家的盛情款待,我非常感激;但我怎能坦然地坐在有著如此罪惡行徑的人家中進食呢?有句話說得好:‘在世上無法控製自己情緒的人,那是白白活了一場!’”
聽到他的回答後,房主人笑了起來,隨後離開了,回來時手裏拿著一本記載著起死回生術的書。這本單麵印刷的書非常珍貴,長十八英寸,寬六英寸。為了防止被蟲蛀,紙張上塗了雌黃和羅望子種子的汁水。
房主小心翼翼地掀起包書布,用手捋平了書麵。他重複著書上的咒語,還舉行了許多宗教的儀式。被扔進火裏的孩子很快活了過來。房主人說:“在珍貴的東西中,知識才是最有用的。富人的錢財可能會被偷搶劫掠,或是因為收支不平衡而漸漸變少;知識卻是永恒的,你用得越多增長得越多;它不能與人分享,即便是小偷也無法將它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