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曠朗清風惹人喜蘇軾的人生超越(2)(3 / 3)

蘇軾說經曆這場災難後,他也不想再去回想,就當是一場夢吧!而大難不死,真的都有原因嗎?蘇軾說這話,除了有一種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外,還夾雜著一些難以言表的感歎。個人理解,應該與王安石出手營救有關。畢竟,他們兩個是“敵人”啊!然而,不管怎樣,蘇軾在經曆了如此一劫後,他做到了超越自己,不去想那些複雜、痛苦、委屈、齷齪的事,就當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即然這樣,我們不妨來看看蘇軾在黃州期間是如何瀟灑走一回的。

雖然說蘇軾做到了超越自己,但是人還是要麵對現實。蘇軾被貶到黃州麵臨的第一個尷尬就是生活問題。大家可能覺得奇怪,就算蘇軾被貶了,那大小還是一個官,也不至於連生活都成問題吧!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蘇軾擔任的這個團練副使基本就是一個空頭官銜,由於蘇軾是一個犯官,他到黃州還得受到當地官府的管製,而且,朝廷在蘇軾職務團練副使的後麵又加了一個“本周安置,不得簽公事”的注明,意思是說蘇軾這個團練副使沒有行政權和簽字蓋章的權利。換句話說,蘇軾就是一個犯人,不過是在稱呼上換了一個說法而已。因此,除了分配一定的實物給蘇軾外,蘇軾幾乎沒有薪水和俸祿。再加上蘇軾是一個大手花錢,不存錢的人,盡管他之前也做了不少時間的官,到現在他也是所剩無幾。對此,連蘇軾自己都承認,他說,“俸入所得,隨手輒盡”。(《與張子厚書》)

蘇軾到了黃州,他是連同一家大小都帶去了的,一個人養20多個人,那個窘迫狀可想而知。然而,這也沒難倒蘇軾,俗話說“富日子富過,窮日子窮過”,大不了精打細算,盡量省之又省。不過,就算蘇軾以這樣的方式省吃儉用,以他現有的積蓄也隻能支撐到第二年,以後的日子怎麼辦呢?蘇軾的想法是,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再說。“水到渠成,不須預慮”。(《答秦太虛書》)這可夠瀟灑的,一點都不著急?其實,蘇軾這是自己安慰自己,在他心裏還是有打算的。我們知道,蘇軾又叫蘇東坡。這個東坡是怎麼來的呢?原來,蘇軾心中的打算就是自己開荒種地,這樣以來,不就解決生活上得問題了嗎?經過多方申請,蘇軾得到一塊50畝的廢棄坡地。由於蘇軾把白居易當做偶像,白居易算是他得精神支柱之一。白居易在被貶忠州任刺史的時候,曾寫了一首比較有名的詩,詩名為《東坡種花》,“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你看,四句詩中就有三句含有“東坡”二字。再加上,蘇軾得到的這塊坡地為黃州城的東門外,也難怪蘇軾要自稱“東坡”了。

就這樣,蘇軾帶著一家人在“東坡”中開墾種糧,到了第二年,收獲還不小,居然有收獲了2000多斤糧食,“今年東坡收大麥二十餘石”。(《蘇軾·二紅飯》)蘇軾將收獲的這些糧食在食用的時候還做了改進,名曰“二紅飯”。這二紅飯是將大麥與紅豆摻合在一起蒸熟即可食用。由於小紅豆味香,大麥甘滑味長,蒸出的飯色澤微紅,味香爽口,蘇軾的老婆王閏之笑稱為新式二紅飯,“老妻大笑日:‘此新樣二紅飯也’”。(《蘇軾·二紅飯》)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當然,關於蘇軾改進夥食的事,還不止這些。比如,我們熟悉的東坡肉、東坡羹。此外,蘇軾還根據朋友楊世昌提供的秘方釀造出可口的蜜酒。如此一來,蘇軾在黃州過得還真瀟灑,有滋有味的。用一句話形容就是,“二紅飯+東坡肉+東坡羹+蜜酒”,真是羨煞人也。

現在,蘇軾已經把在黃州的生活問題給圓滿解決了。蘇軾難道就在黃州隻顧吃喝嗎?其他的事他都不做嗎?當然不是,蘇軾在黃州期間還著書交友,收獲良多,蘇軾在給朋友滕達道的信中說自己在黃州專心著述,用了一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對《周易》、《論語》的注釋工作。此外,他還寫了《書傳》、《赤壁賦》、《赤壁懷古》等深具影響力的作品。特別是《赤壁賦》與《赤壁懷古》至今,仍為我們津津樂道,讚不絕口。然而,我們還是有一個問題不得不問,蘇軾難道就要在黃州呆一輩子?他還能東山再起嗎?

3

宋神宗元豐七年,即公元1084年,蘇軾接到朝廷新的任命,離開黃州到汝州任團練副使。經過在黃州四年多的曆練,蘇軾似乎明白了許多。比如,這一次,他在北上汝州的途中,與一個重要的人物見麵了。這個人是誰呢?王安石。

其實,按照常規的路線,蘇軾由黃州到汝州,應該是忘西北方向走。可蘇軾為什麼舍近求遠,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這其中到底有何隱秘?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將筆觸指向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