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獨釣寒江雪柳宗元的硬骨頭人生(4)(3 / 3)

在《捕蛇者說》裏,柳宗元將朝廷的赤裸裸的暴政揭露得酣暢淋漓,而在《種樹郭橐駝傳》裏柳宗元則“溫情的”諷刺那些看起來是君子的無恥小人,無能的朝廷。為什麼這樣說,這些人表麵上看起來是非常的正派,非常的勤政,非常的關心老百姓。但實際上呢?他們對老百姓管理得非常的嚴,非常的死板,非常的繁瑣。壓根就沒把老百姓當人看,說穿了,這仍然是一種暴政,一種被“溫和光環”掩飾下的暴政。如果我們將《撲蛇者說》和《《種樹郭橐駝傳》結合在一起,可以發現者,柳宗元的這兩篇文章真是珠聯璧合,實在是寓意深遠。

柳宗元在被貶期間,像這樣的文章還有不少,比如,《梓人傳》、《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羆說》、《宋清傳》、《段太尉逸事狀》、《河間傳》等等。這些作品如匕首、如投槍、如刀刺,實乃古代魯迅也。當然,柳宗元在被貶期間,也不是僅寫文章,他在永州為司馬,在柳州為刺史好歹也是一個官。因此,他也是有政績的。

比如,在唐朝是禁止買賣奴隸、販賣人口的。柳宗元在柳州的時候,他曾針對當地販賣人口的惡劣行徑進行有效的遏製。釋放奴婢,當時的柳州沿襲一種殘酷的風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淪為奴婢。”柳宗元上任後,發布政令,“革其鄉法”,使得那些淪為奴婢者可出錢贖回。

為了使得這一政令順利執行,柳宗元還製定了一套釋放奴婢的辦法,規定已經淪為奴婢的人,在為債主服役期間,都可以按勞動時間折算工錢。當工錢抵完債後就可以恢複人生自由。這一舉政令自執行後,廣受歡迎,後來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縣。

又如,柳宗元在柳州大力舉辦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他親手創辦了很多學堂,並采取各種方法鼓勵小孩積極念書,接受青年學子的拜訪,對他們循循善誘。推廣醫學,培養醫學人才。

再如,柳宗元大力組織民眾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生產。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種土地麵積大增,僅大雲寺一處開出的荒地就種下了竹子三萬竿,種菜百畦。

柳宗元以他的硬骨頭,硬是在這偏遠荒涼之地,打造出了一片心天地。我們不得不佩服柳宗元真乃一鐵人也。估計唐憲宗知道這情況,心裏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是恨?是佩服?是後悔?無法說清。

6

這樣的硬骨頭,這樣的古代魯迅,這樣的鐵人,這樣的一個古代文人,他的結局如何呢?我隻能用“悲劇”來形容。

柳宗元是病死在柳州的,他到柳州後就再也沒回到過長安。有人說柳宗元就是被唐憲宗給貶死的,這話也不無道理。柳宗元被唐憲宗貶到環境如此惡劣的地方,對他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這是一點。

另外一點,因為唐憲宗及其一幫偽君子,使得他的政治抱負未能實現,柳宗元雖然骨頭硬,但他的內心深處也難免有鬱悶、哀傷、無助等負載的情感糾結在一起。在身體飽受病痛折磨得同時,還要忍受政治上的不得誌,難怪乎柳宗元死的這麼的早。

柳宗元死後,據說連一口棺木都置辦不起,還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給籌措了喪葬費用。想想,一個刺史死後連棺材都買不起,這是何等的淒涼!我們常說讀史如讀心,我寫到此處,不免會掉下傷心之淚。柳宗元死後,他的哥們劉禹錫主動承擔了撫養其後代的責任,還邀請大名鼎鼎的韓愈給他寫墓誌銘。

柳宗元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但他的哥們劉禹錫還活著,活得很好。我常在想,如果柳宗元不那麼硬,保持良好的心態,讓身體最大限度的保持健康,等到唐憲宗不在了,或許他的命運將不同。事實真的是這樣,劉禹錫在唐憲宗死後,被調往四川做官,後來又先後在長安、洛陽、蘇州做官,官位越來越高,擔任過秘書監、檢校禮部尚書、太子兵客,官居三品大員。

劉禹錫活了71歲,打破杜甫所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劉禹錫的壽終正寢無疑是對那些當年迫害他們八個人的無恥小人的最大諷刺。

且看劉禹錫如何用他的神來之筆諷刺的,當年不是因為一首關於桃花的詩讓他們再次被貶嗎?現在57歲的劉禹錫再次寫了一首關於桃花的詩,名為《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漂亮,特別是最後一句“前度劉郎今又來”。如果柳宗元在天有靈,看到這首詩,一定會大笑三聲,哥們,你寫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