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據說,陸遊的出生很有名堂,他的母親在臨產前夜夢見了北宋著名詩人秦觀。這跟韓愈有點相像,韓愈說他夢見了李白,興許古人都喜歡做這樣的夢。秦觀字少遊,陸遊的父親陸宰幹脆就那秦觀的名字做文章,陸遊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
和李白一樣,陸遊也玩炒作這一手。陸遊說他的祖先是楚國狂人接輿陸通,接輿陸通是誰?就是那個“鳳歌笑孔丘”的牛人。(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但光有這個祖先還不夠牛皮,畢竟這太遙遠了,誰信啊!所以陸遊又說一個年代比較近的,是誰呢?大唐丞相陸贄。可能陸遊覺得這樣說還不夠,他又聯合自己的老師曾幾,說他的祖先是晉代的陸機和陸雲。
陸遊這樣為自己身上貼金,無非是想擴大自己的名氣。但是,他老師曾幾也跟著扯牛皮,這就讓人有些想不通了。不過,細細想來,曾幾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陸遊傳承江西詩派的衣缽。江西詩派牛叉啊!他們的師祖爺就是大名鼎鼎的詩聖杜甫。偏偏陸遊這個人思想有些獨特性,不想受人擺布自己的理想。那麼,陸遊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陸遊想過做名隱士,更想做政治家。做隱士這個很好理解,古人常幹這事。做政治家這可不是就憑嘴說說,那可得有真本事才行。陸遊說他想做政治家也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他的祖父陸佃很了不起。陸佃曾經跟隨著名宰相王安石學經,擔任過禮部尚書、吏部侍郎等重要職務,後來,在黨爭中受蔡京的排擠,被罷為中大夫知亳州,有著作二百四十二卷,成為陸氏家學。
大家可能要問了,這陸氏家學有多牛?其實,要是想想我們熟知的曾國藩家訓就知道了。陸氏家學的確讓陸氏的子孫受益頗多。比如,陸遊的父親陸宰,他就做過淮西常平使者,直秘閣、淮南計度轉任副使。陸遊有兄弟四人,他的兄弟都做上了知州、通判一類的職務。如此一來,似乎注定陸遊也是一個牛叉的人物。
關於陸遊的出生地,按照他的說法是越州山陰。其實,陸遊是在父親陸宰調回京城的路上,一家人由楚州至汴京,坐船經過淮河時生的。當時,一家人遇到連續的狂風暴雨,船無法航行,為了安全便在岸邊停靠下來。就在金人揮師南下大舉進攻宋朝的十天後,陸遊在船上出生了,這一天為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即公元1125年。不過說來也怪啊!陸遊一出世,一直不停的狂風暴雨竟然立刻就停了。
這還了得,古人都挺相信天象的,往往牛叉人物出世,都會伴隨有異常的現象發生。陸遊的出世,是不是也寓意了大宋王朝的風雨飄搖呢?或者說,這對陸遊來說,會不會不是一個好兆頭?出生的那天,風雨大作,船在湍急的河流中晃蕩不已。看看陸遊的一生,就像他出生時的情形一樣,始終生活在風雨飄搖之中。對此,陸遊的心裏可是極度的哀怨,他說“我生學步逢喪亂”(《三山杜門作歌》)。
陸遊說這話不是亂說,事情真的是這樣:在陸遊出生後的第二年,一場猛烈的暴風雨將大宋摧殘得支離破碎,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陸遊的一家不得不東奔西藏,在饑餓與惶恐中曆經千辛萬苦才回到老家山陰。
公元1127年5月,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即位,改元建炎,史稱宋高宗。這是南宋王朝的第一個皇帝,換句話說,陸遊身在南宋了。由於陸遊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成長的,再加上他受到父輩們的影響,比如陸宲,陸宲當時為提舉京畿常平等事,身在陳留,他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地方財政。但這個陸宲非常了得,在金兵直逼東京的時候,有一股金兵侵入陳留,金兵的厲害讓宋朝的很多官員和士兵都感到害怕。那麼,理所當然,頭腦裏反應的第一個字就是“逃”。
陸宲這個人不信邪,你們要逃是你們的事,我可不逃,我要給金兵一點顏色瞧瞧。說幹就幹,他召集了戍守燕山的軍隊和當地的民眾,在他的嚴格有效的訓練下,軍隊的戰鬥力大大提升,士氣高漲。這支軍隊守住扼要關口,金兵硬是奈何不了他們。可惜的是,陸宲後來被宋欽宗給罷官了,理由很簡單,投降派占了主流。被罷官的陸宲貶回到了老家山陰,過上了閑居的生活,知道陸遊24歲得時候,他才去世。換句話說,陸遊在這20多年的時間裏,深受陸宲的影響。每每陸宲將其當年的壯舉,以及金兵的殘暴,這讓陸遊是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上戰場,跟金兵好好戰鬥一番。
現在有兩個問題是,首先,你得有本事在戰場上跟金兵對仗,也就是說你得有武功。其次,光有武功還不行,你還得動策略,也就是說你得能文。這兩樣加起來,那可就厲害了。現在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陸遊會不會武功。答案是肯定的。有證據嗎?有,陸遊的父親陸宰曾經“落草為寇”,在東陽有一支民間組織的抗金隊伍,老大名叫陳彥聲。陸宰為了一家老小的安全,再加上這個陳彥聲也是抗金的,所以就去投奔了他,陳彥聲一聽大名鼎鼎的陸宰要去投奔他,高興得不得了。把陸宰一家大小安排得妥妥當當的。從此,陸宰一家就在陳彥聲那裏住了三年。在這期間,陸遊從一個6歲的小男孩成長為9歲的小少年了。陸宰除了交陸遊讀書寫字,剩下的時間就跟那幫抗金義士們舞刀弄槍去了。這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