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獨釣寒江雪柳宗元的硬骨頭人生(4)(2 / 3)

柳宗元寫《捕蛇者說》反映了什麼,這是直接擊中這個時期的唐朝弊端,“苛政猛於虎”。老百姓被這幫奸人折磨得無法生活。現在,我柳宗元就是要用手中的筆無情的揭露,痛斥你們。《捕蛇者說》寫出來後,在當時影響影響很大,人們爭相傳閱。有人可能要問了,柳宗元這樣搞,難道他不怕招來麻煩嗎?柳宗元當然不怕,誰叫他是硬骨頭呢?更何況,柳宗元還在文中特意注明“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人家不怕有麻煩,還說等著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這篇文章。

如果說《捕蛇者說》是無情的揭露,那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則是諷刺那些看起來是君子的無恥小人。“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集資,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韓愈在這篇文章裏講述了一個小人物。不過,這個小人物有一個很牛叉的技術,用現代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個種樹專家。此人姓郭,患有嚴重的駝背,於是大家就跟他取了個綽號,叫橐駝。按照常理來判斷,要是誰給你取這樣一個綽號,你肯定是相當生氣的。但他不生氣,反而說這個名字取得不錯,名副其實,幹脆以後就叫郭橐駝了。

郭橐駝很牛叉。因為,他特別會種樹,長安城裏的那些要修建用於觀賞遊覽的園林的達官貴人,以及賣水果的商人,他們都爭相迎請雇用他,並以好酒好肉款待。郭橐駱所種植的樹木,或者移栽的樹木,沒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實結得又早又多。其他種樹的人盡管偷偷地察看仿效,都不能趕上他。

有人就感到很奇怪,為什麼自己就不行呢?這不,找準機會便問郭橐駱為什麼種樹如此在行。郭橐駝的回答很有水平,儼然是一名專家。他說:“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是什麼意思呢?郭橐駝先謙虛了一把,其實也不是我又多厲害啦!我隻不過是能夠順應樹木自然生長的規律罷了。夠牛的了,能夠順應自然規律的人那一定是老子級別的人了。如何能順應樹木自然生長的規律呢?郭橐駝又說,種樹的要訣是要養好樹根,不能夠讓樹根遭到一丁點破壞,這好比一個人的腦袋,要是腦袋早到一丁點的破壞,那可就麻煩了。這道理是相通的。要想養好樹根就要讓它舒展,移栽樹木要保留根部的舊土,培土要均勻,搗土要細密。切記!這個工序一定要做好哦,否則就前功盡棄了。最後,昨晚這些工作後,就不要再去管它了。一句話,不要不妨害樹木的生長。

可別人為什麼就不行呢?原因很簡單,他做不到像我一樣,比如,看到樹根有點彎曲就換上新土,培土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早晨去看看這樹長得怎樣了,晚上又摸摸,已經離開了,還要回頭看一下,這樣來來回回好幾趟;更嚴重的,還有用手指抓破樹皮來檢驗樹死活的,使勁搖動樹幹來觀察樹栽得是否緊實的。正所謂“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他們這是在虐待樹木啊!你想想,如此折騰一棵樹,還讓樹怎麼活呀?

還別說,這郭橐駝還真有兩把刷子,將種樹的秘訣說得頭頭是道,很不簡單。所以,有人就問了,把你這種樹的道理用在為官治民上,有沒有效果呢?郭橐駝笑嗬嗬的說,我隻知道種樹罷了,為官治民不是我的專長啊!不過,我雖然不懂得為官治民,但是我見得多也能說出過一二三來。在我的家鄉,我看到那些官吏喜歡不斷地發布各種命令,他們看起來好象很愛惜百姓,但最後反造成了災禍。每天早晚,差吏來到村中喊叫:官長命令催促你們耕田,勉勵你們播種,督促你們收割。早點繅好你們的絲,早點紡好你們的線。撫育好你們幼小的子女,喂養好你們的雞和豬。我們剛剛端起飯碗,就被他們敲著梆子集合,我們還沒把飯吃到嘴裏,鼓聲又響了,說是要開會了。我們光是應付這些事都顧不過來,哪裏還有時間顧得上中莊稼呢?長此以往,大家不是病了,就是懈怠了。像這樣,不是跟我這一行很相似嗎?

有人可能要提出疑問了,這郭橐駝說的這些唐憲宗時期的官員不是挺好的嘛!你看,他們是多麼的盡職盡責,多麼的勤政愛民。怎麼啦?這樣好的官員你們還不滿意,難道不聞不問,不管不顧就滿意了?難道非要像《捕蛇者說》裏說道的那些官員那樣,你們就滿意了?這不是犯賤麼?

其實不然,郭橐駝雖然是一個駝背,雖然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但他說的話在理啊!而且是大道理。這就是說,朝廷以及官員所實行的政治以及政策到底何不合理,正確不正確。換句話說,是在真的為老百姓好,還是說老去的騷擾他們;是讓老百姓在你們的吆喝、命令下變得老老實實的,還是從實際生活出發,讓他們自由健康的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再說的直白點,像你們這樣的政治以及政策都不行,唯有我柳宗元知道這其中的利害啊!柳宗元借一個問者之口,說出了他的內心話,體現了他的硬骨頭,我不但硬,而且還可以作為你們的老師教訓你。所以,柳宗元高興得很,“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