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尾聲(1 / 3)

(一)世事無常,往往令人無所適從。

馮青楊將雲華的骨灰交付給季震鳴之後,便離開了重慶,此後的一生兩人再也沒有見過彼此。

人浮於事,身不由己,四年國共內戰以國民黨的全線潰敗而告終,馮青楊也追隨□□逃到了台灣。

大陸解放,生活漸漸安定,隻是國內外環境還在暗濤洶湧,人人都不敢有半點鬆懈,接著便是:抗美援朝……□□……三年饑荒……□□運動……

□□轟轟烈烈的開始……整整十年……

多少翩翩少年在這十年裏,生生的熬白了頭發,心境也完全變了,更加惶恐,對過往的事情仍心有餘悸。

而馮青楊也在台灣苦苦等著能回到大陸的一天,一等就是三十年,每每到了雲華的祭日,他便獨自點上香,望著案上那張自己保存的唯一的雲華的照片,出神的看個半天,有時還會喃喃自語。

“雲華……台灣這邊我還算習慣,就是有些太熱太潮濕了……”

“雲華……大陸那邊在搞什麼□□,我不懂這些,不過聽說很多京劇名伶都受到衝擊,有個叫馬連良的被弄得很慘呢……我現在想想幸虧你沒有趕上這個□□……否則……你又要受苦了……”

“雲華……大陸那邊說是開始改革開放了,和台灣的關係看起來緩和了許多,我還是希望有一天台灣能回歸中國,我很想回大陸看一看……我很想再回到你住過的地方看看……雲華……”

然而,馮青楊終究沒有等到這一天,就在大陸與台灣打破多年的壁壘,終於可以互訪的時候,馮青楊卻中風病倒了,已是七十歲高齡的人,在醫院裏躺了幾個月,終究沒能救過來,在一天深夜裏溘然長逝。

陪伴左右的親人稱,馮青楊臨終之時,嘴裏反複的叨念著一個字,聽不清楚,似乎是……雲……

他終究沒能回去。

(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初秋時節,天高氣爽,北京八寶山公墓。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輪椅上,由人推著,緩緩的行進在硬石子路上,車輪碾壓過路麵,發出“格拉拉”的聲音。

老人的輪椅來到一座墓碑前麵停了下來,這座大理石製的墓碑和周圍的墓碑並沒有太大區別,墓碑上鑲嵌的照片中,一個俊秀飄逸的青年眉眼含笑,教人一見便有如沐春風之感。

老人癡癡地望著照片上的人,看了半天,不覺竟過了一個多鍾頭。

身後的女子伏下身輕聲道:“伯父,不要呆的太久,這裏風大,您的頭疼病剛剛好一些。”

老人仿佛是剛從夢境中醒來,有些茫然的點點頭,便將手中一束已經被捏得有些褶褶巴巴的海棠花緩緩放在墓碑前,因為坐在輪椅上,再加上年事已高,腰身已經老化,他很費力的探出身子,顫顫巍巍地,還憋紅了臉。

身後陪伴他的女子忙上前:“伯父,我幫您放……”

“不……我自己來……”老人執拗得像個孩子,那女子無奈的抽回了手,微笑著站到一旁。

終於那束海棠花輕輕搖動著芬芳,斜倚在乳白色的墓碑前,與那俊秀的臉龐相映。

真真堪稱得上是色如春花。

然而那對黑曜石般的眸子裏卻隱隱的總有些化不開的哀愁。

“小雲……我不知道……明年的今天我還能不能活著來看你……”老人微笑著說道:“你若是泉下有知,就讓我在夢裏見你一麵……還是……你心裏還在怪我……怨我……”

說著老人那雙昏黃的眼眸目光更加暗淡了一層:“最近……我總是睡不好……常常睜著眼睛等天亮……當然夢不到你……我真是老糊塗了……老了……”

一般人老了以後,喜歡回想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但他卻不同,有時甚至是刻意的不想過往的事情,曾幾何時,自己也堪稱得上是年輕才俊,意氣風發,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然而,自己最在乎的人,自己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卻是傷痕累累,自己竟無能為力,到最後更是天人永隔,再無彌補的機會,每每想起到底還是意難平,索性就不要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