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 旅遊目的地危機管理2(3 / 3)

3、旅遊危機管理外部環境的開放性和非競爭性

旅遊危機管理是麵向社會的,社會是由各個不同的單位、組織和公眾構成,在旅遊危機已經發生的背景下,不同單位和組織具有共同的利益,即遏製危機,減少危機所造成的損失。因此,旅遊危機管理的外部環境是開放的、非競爭的,甚至是相互配合的。當旅遊危機出現的時候,如果組織動員得當,旅遊目的地、旅遊管理部門、旅遊協會、旅遊員工以及其他部門和人員等都會積極參與危機管理,共同應對危機。從這個意義來看旅遊危機管理的主體是多元的,主體之間的行動是協調一致的。

4、旅遊危機管理的行動具有應急性

危機事件具有突然爆發、狀態緊急的特性,危機管理行動越及時,可能越有利於危機的控製。這就使得旅遊危機管理必須應急處置,而且處置時間極其有限。因此,旅遊危機管理處置的應急性意味著旅遊管理部門在發生危機事件以後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較優的決策,要承擔決策失誤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這樣,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危機事件發生以後的處理程序也必須緊張而有序。

5、旅遊危機管理對象的不確定性

當前,旅遊活動形式日益多種多樣,旅遊活動範圍也日益擴大化,旅遊業涉及的其他行業和人員也日益眾多。盡管旅遊危機事件的爆發有其必然性,但在何時何地爆發、以何種方式爆發、危機衝擊達到何種規模、造成何種影響等,是有其偶然性的,這種偶然性就造成了危機事件作為管理對象的不確定性。

6、旅遊危機管理具有綜合性特點

由於旅遊業是由吃、住、行、遊、購、娛等六大要素構成的有機關聯十分密切的綜合性產業,旅遊危機本身就是一個綜合的、立體的多麵體。從其發展階段來看,有前兆階段、爆發階段、持續階段和消亡等階段,一項危機事件常常會引發或衍生另外一項甚至多項危機事件,所以,從縱向來看,旅遊危機事件是一條線,從橫向來看,危機事件是一條鏈,這就決定了旅遊危機管理一定具有綜合性特點。旅遊危機管理的綜合性要求旅遊危機管理必須有一個綜合協調的機構,由該機構來協調相關旅遊危機管理部門的關係,並統一領導對危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二、旅遊目的地危機管理模型

旅遊危機在發展過程中表麵上表現出一定的無序性,但對於旅遊危機的管理來說,是在危機管理計劃指導下有序進行的,危機管理涉及到的許多部門和人員,他們為了一定的目標,按照危機的演化情況,建立了一個動態的危機管理綜合組織,形成了一個複合管理係統,為了更直觀的顯示旅遊危機管理的動態過程和管理依賴條件,參照趙定濤、李蓓的企業危機管理“五力”模型,依據旅遊危機管理的現實,構建了旅遊危機管理的係統模型。

在旅遊危機管理係統模型中,以旅遊危機管理為核心。核心周圍的第一個圈層內容包括旅遊危機的預控和預警、危機治理和危機評估三項內容,這也是旅遊危機管理的根本內容。這三部分工作是連環有序、逐步遞進的,它們和旅遊危機發展過程相對應。其中評估貫穿預警和治理,依據評估結果修正或調整預警或治理的措施和手段。模型的外圍圈層是旅遊危機管理的基礎和支撐。“三製”是旅遊危機管理中的靜態政策保障,資源是危機管理的物質保障,應急預案是危機治理行動的指導,信息溝通是危機管理的重要內容,有人把危機管理直接就稱之為溝通管理。對於目的地或旅遊企業的旅遊發展戰略來說,隨著危機日益成為一種常態,旅遊競爭力內涵的變化,為了保持競爭力和旅遊可持續發展,必須把危機管理納入到旅遊發展戰略之中,把旅遊危機管理融入到日常的管理之中去。總之,旅遊危機的管理過程就是一個不間斷的循環過程,即循環式的危機管理。循環型危機管理方式強調危機管理隻有準備加準備、改善加改善,追求更好的對策,不斷反複進行,才能達到循環發展。旅遊危機管理的具體措施和對策,就像生命周期一樣循環,使之不斷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