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旅遊目的地導論2(1 / 2)

第二節旅遊目的地分類

依據不同標準,從不同視角出發,學者們把旅遊目的地劃分為不同類型,以下列舉幾種分類標準。

行政區域:國家級旅遊目的地、省級旅遊目的地、市縣級旅遊目的地、景區型旅遊目的地

旅遊者需求:觀光型旅遊目的地、休閑度假型旅遊目的地、商務型旅遊目的地、特種旅遊型目的地

旅遊資源類型:自然山水型、都市商務型、鄉野田園型、宗教曆史型、民族民俗型、古城古鎮型

旅遊目的地空間構成形態:板塊型旅遊目的地和點線型旅遊目的地

旅遊目的地主要功能與用途:經濟開發型旅遊目的地與資源保護性旅遊目的地

開發時間和發展程度:成熟旅遊目的地的和新興旅遊目的地

旅遊目的地構成特征:旅遊城市與旅遊景區點

(一)按照旅遊目的地空間所涉及的行政區域大小,將旅遊目的地劃分為國家級旅遊目的地、省級旅遊目的地、市縣級旅遊目的地及景區型旅遊目的地。不同空間大小的旅遊目的地的認知與旅遊者的出遊距離有關,出遊距離越遠,對旅遊目的地的空間認知感越大。

(二)按照旅遊者需求不同,將旅遊目的地劃分為觀光型旅遊目的地、休閑度假型旅遊目的地、商務型旅遊目的地和特種旅遊型目的地。觀光旅遊目的地是指那些資源性質和特點適合於開展現光旅遊活動的特定區域,按屬性不同又主要包括自然觀光地、城市觀光地、名勝觀光地三種類別。度假旅遊目的地是那些旅遊資源性質和特點能夠滿足旅遊者度假、體閑和體養需要的旅遊地,主要有海濱度假地、山地溫泉度假地、鄉村旅遊度假地三種類型。商務型旅遊目的地在有適當的會展設施,同時又有能提供一定的旅遊休閑機會的地方,一般是基礎設施發達、經濟發達和市場活躍的地方。特種旅遊目的地是指那些為特殊旅遊需求(如探險、修學、購物等)提供產品服務的旅遊地。

(三)按照目的地旅遊資源類型不同,劃分為自然山水型、都市商務型、鄉野田園型、宗教曆史型、民族民俗型和古城古鎮型。其中自然山水型旅遊資源以自然山水旅遊資源為主要吸引物,可細分為山嶽型旅遊目的地、水域型旅遊目的地、森林草原型旅遊目的地、沙漠戈壁型旅遊目的地等。都市商務型憑借大城市作為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優勢發展起來的。鄉野田園型則憑借農村生活環境、農業耕作方式、農田景觀及農業產品吸引旅遊者。宗教曆史型是憑借宗教曆史文化、宗教曆史建築、宗教曆史遺跡成為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旅遊目的地。民族民俗型依托憑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的民俗文化和民族傳統上的差異,依托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和民族特色而發展。古城古鎮型依托在曆史發展中所保存下來的完整的古色古香的城鎮風貌和天人合一的居民生活環境而吸引旅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