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誌願比例較低
有31.5%的學生將旅遊管理專業作為非誌願,是因為調劑的原因才學習了此專業。將旅遊管理專業作為第一誌願的僅占36.5%,這與他們對旅遊管理專業不太了解是密切相關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對旅遊管理專業就業前景不太看好。我們對選擇旅遊管理專業的原因進行分析,發現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基於個人興趣而選擇旅遊管理專業,比例占53.8%。24.3%的人是受他人影響,隻有13.3%的人是看重此專業的就業前景。在其他選項中包含的原因有“自己隨便報的”、“父母替選擇”等。
(二)培養現狀
1.理念認同
經過兩年或者三年的學習後,我們對旅遊管理專業的重選率進行統計,發現隻有14.8%的學生會繼續選擇此專業,近一半(46.4%)的學生表示不會再選擇此專業。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旅遊教育對學生專業忠誠度培養的缺失。
2.課程設置
在對旅遊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滿意度評價方麵,大部分學生(59.3%)的評價為一般,僅有37.4%的學生表示滿意。65.6%的學生認為學校的課程設置與專業發展需求是不完全一致或者不一致的,表明在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方麵亟需進一步完善。在進一步的問題補充中,有41.3%的學生認為要補充專業技能,39.9%的學生認為要補充外語和計算機知識。
3.師資力量
鑒於旅遊學科起步的曆史原因,很多院校的旅遊專業教師是曆史或者地理學科背景,專業教師其實不夠專業。同時由於旅遊學科地位較低的緣故,在引進師資精英方麵存在經費限製。在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滿意度評價方麵,59.1%的學生評價為非常滿意和滿意,有37.1%的學生評價為一般。對教師教學方式的評價方麵,有43.2%的學生評價為非常滿意和滿意,有一半(50%)的學生評價為一般。
4.國際交流與合作
根據我們的調研,目前大部分旅遊高等院校都提出了國際化的辦學理念,有條件的院校開始嚐試通過接收外國留學生和派教師到國外交流的方式推進國際化進程。但是在實際辦學過程中受經費不足和師資國際化程度較弱的限製,與國外旅遊教育發達院校的交流合作深度還遠遠不夠。
在對本學院與國外院校交流合作的評價以及對師資團隊的國際化水平評價方麵,32.2%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和滿意,67.8%的學生評價為一般和不滿意;在學院為學生提供的國際學習和實習機會的滿意度評價方麵,79.9%的學生評價為一般和不滿意,這反映出學生對外交流的機會較少。
5.產學一體化
從調查結果來看,中國旅遊高等院校的產學一體化辦學實踐效果並不樂觀。通過與多所高校的旅遊學院院長或者旅遊係主任訪談,筆者發現從旅遊高等院校的角度看,幾乎所有的旅遊高等院校都堅持產學一體化辦學理念,並采取積極行動將該理念運用到辦學實踐中。產學研一體化中的“學”是旅遊高等院校辦學之本,是產學研的核心,所以基於學生角度的滿意度調查是產學一體化辦學實踐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標準。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除了“對教師產業實踐經驗的滿意度”差強人意外,其餘方麵的評價都很低,遠遠沒有達到產學研一體化辦學實踐的理想效果,旅遊高等院校產學一體化的辦學實踐任重道遠。我們認為,目前中國旅遊高等教育產學一體化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校企合作缺乏保障,使合作辦學隻流於形式。二是學校課堂教學與企業實踐脫節。表現在教材缺乏時效性,旅遊專業教師普遍缺乏實踐,產業界精英難進課堂,課堂教學方式陳舊。三是學校實習管理製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實習指導、監督和考核製度以及實習時間安排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