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七章:不斷學習,才能立於不敗之地(1 / 2)

為了成功,必須不斷地學習,這是企業界的第一原則。積累的知識越多,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約翰·D·洛克菲勒

北宋詩人、詞人黃庭堅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麵目可憎。”一個不愛讀書的人往往是乏味的,因而也是不討人喜歡的。當今社會,科學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日益加快,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對人們的知識水平、理論修養和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抓緊時間學習,就難以跟上時代的節拍,適應工作的需要了。

然而在生活中,許多年輕人並不重視學習,他們從學校畢業後,認為拿到學曆,以後就可以安穩度日了。其實這樣想是完全錯誤的。洛克菲勒曾指出,不管在生活方麵還是在事業方麵,學習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他告誡孩子們:“為了成功,必須不斷地學習……積累的知識越多,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當伊麗莎白和小洛克菲勒打算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經營學時,洛克菲勒非常高興。在他們上了兩個多禮拜的課之後,洛克菲勒問他們:“你們對這次課程設置感覺如何?”

“還不錯啊,時效性很強,也很有意義。因為這是針對經理人員的一次培訓,所以有許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雖然兒女們是因為在工作中有力不從心之感才開始學習的,但畢竟他們已經認識到了學習的必要性。洛克菲勒對姐弟倆的好學精神大加讚賞,並告誡他們:一般來說,企業錄用和提拔員工,主要考慮工作經驗。然而,在企業界出人頭地的,是一些有經驗,再加上積極地製訂提高自己的計劃的人,是一些除了上午9點到下午5點的日常工作外,還要學習現代技術或提高銷售成績的人。除了正常上班時間外,每周還有128個小時,如果能夠利用其中的一部分時間——哪怕是兩三個小時學習技術和專業知識的話,一定會和那些不去努力的競爭者拉開距離。

洛克菲勒說,雖然沒有經過調查證實,但在生活中,除了上班之外,利用一部分時間去學習一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知識的人是不太多的。因此,如果能製訂周密的、建設性的學習計劃,並有效實施,就可以把大部分競爭者甩下來。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資深教授彼得·聖吉也曾經指出:“在未來,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具備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

未來的競爭實質就是學習的競爭,誰學習得更快、理解得更深,誰就會走在發展的前列。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人們麵臨著社會、技術高速發展和高頻變革的挑戰,麵臨著更新觀念和提高技能的挑戰,因此要建立終生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