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消化係統疾病診治進展(一)(3 / 3)

老年人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據國內大量胃鏡資料表明,年齡愈大病程愈長,胃粘膜損害就愈多、愈重。在老中青三組病人胃鏡檢查結果中,有胃粘膜異常改變者分別為82.5%、66.4%和57.4%。胃粘膜慢性炎症各占47.5%、34.3%和23.3%。在各種老年人胃病中,胃炎占32.4%~53%,潰瘍為10.6%~28.2%,胃癌為17.4%~42.4%。慢性胃炎,尤其是CAG居首位。國內報道,CAG約74.2%發生於40歲以上,而30歲以下的青年人僅占8.7%;60歲以上重度吸煙及慢性酒精中毒者,60%罹患CAGg/4報道201例65~90歲老年人胃粘膜活體標本,僅50例組織學正常,其腸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檢出率均隨年齡而遞增,胃酸分泌亦有某種程度下降,這與胃粘膜萎縮伴壁細胞減少有關。

老年人CAG的突出病變是胃粘膜固有腺萎縮(數量減少,功能減低、主要組織學特征是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是指在胃粘膜及腺管出現腸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係指粘膜上皮細胞及腺管出現組織結構的異型性,常呈灶性分布,故多稱之為不典型或異型上皮灶。大部分位於胃竇部,其次為小彎部。多數異型上皮灶生長到(饑左右就不再生長,保持不典型增生狀態,少數病變為可逆性,可逆轉為腸化粘膜,但也可能繼續增大而轉化為癌灶。

老年人隨年齡增長,感受性較遲鈍,對症狀的感覺需較長時間,故自覺症狀比成年人輕微,甚至可全無自覺症狀,多以並發症如出血或CAG癌變作為首發病征。再者,老年人由於髒器實質細胞數減少,大部分髒器萎縮,功能下降,又常患有多種疾病,故其並發症較多,因此對以消化道症狀為主訴的老年人應及時進行必要的實驗室和特殊檢查。當胃鏡檢查發現有糜爛、淺潰瘍、輕微隆起等病變時,應注意不典型上皮灶及早期癌的可能。二者有時在鏡下不易區別,應做胃粘膜活檢以明確診斷。

慢性胃炎與胃癌

1CAG與胃癌的關係

胃癌高發國家或地區,CAG的發生率較高。文獻報道CAG隨訪15年以上,癌變率為10;左右,國內報道為1~4.5%。一般認為CAG癌變的機理有以下幾方麵。

1.1胃泌素分泌減少胃泌素是胃竇和十二指腸G細胞分泌的胃粘膜營養激素,它能促使胃粘膜及上消化道的粘膜細胞分裂增殖,DNA和RNA合成率增高,粘膜血流量增加,使胃和十二指腸粘膜增厚。CAG患者胃泌素分泌減少,削弱了胃粘膜屏障。

1.2胃酸缺乏CAG患者的固有腺體減少,胃分泌功能障礙,胃酸缺乏,胃液增高,有利於細菌生長,使胃內細菌總數和硝酸鹽還原菌增多。由外界攝人的亞硝酸鹽和胃內細菌作用硝酸鹽而產生的亞硝酸鹽,在硝酸鹽還原菌的作用下,可產生致癌物質N一亞硝基化合物。

1.3真菌感染CAG患者胃內還檢出雜色曲毎菌及構巢曲黴菌等,雜色曲黴菌的毒素有致突變與致癌作用。

2腸上皮化生與胃癌的關係

CAG常伴有腸上皮化生,文獻報告為50%~98.2%。組織學證實癌可能發生在腸上皮化生部位,CAG時腸上皮化生是癌的巢穴,化生程度越重,癌變機會越多。根據腸化細胞的形態,分泌粘液的種類、酶活性的改變以及超微結構的特點,可將腸化分為小腸型與結腸型、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多數學者認為含有大量硫酸粘液的不完全型結腸化與胃癌發生的關係密切;而老年人的腸化生很多見,被認為是一種半生理現象(加齡現象)。

胃粘膜發生腸上皮化生,就使其具有吸收功能,腸化生細胞的結構和所含的酶類與正常的空腸上皮很相似,能吸收酯類。已知不少致癌物質是嗜酯物質,如黃曲黴素、苯並芘及其他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等,它們能被吸收,但由於腸化生上皮缺芝乳糜管,酶係統不夠完善,雖能吸收,但不能將其迅速運走,故停留時間較長,而胃粘膜的解毒功能又比近端小腸差,故有可能吸收致癌因子過量而導致癌的發生發展。

有學者對腸型胃癌的組織發生提出這樣的假想:胃粘膜的腺頸部幹細胞具有多方麵分化的潛能,在炎症刺激下,由於幹細胞的異常增殖而發展成為小腸型腸化生。隨著炎症的加重,化生亦加重,在小腸型腸化生的基礎上又發生大腸型腸化生,大腸型腸化生癌變後成為腸型胃癌。另外,幹細胞在癌變過程中直接向腸型細胞分化,亦可形成腸型胃癌。

3不典型增生與胃癌的關係

常伴有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在病理學上屬良惡性之間的交界性病變,起源於胃上皮者稱為胃型不典型增生,起源於腸上皮化生者稱為腸型不典型增生。報告不典型增生隨訪數年約50%消退,30~40%維持不變,10~20%癌變。按照全國胃癌協作組的病理標準,不典型增生分為輕、中和重度。國內外報道,輕度不典型增生多屬炎症反應;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具有癌變的潛在危險,應視為癌前病變,定期進行胃鏡檢查與活檢,追蹤觀察病情變化。內鏡檢出的隆起性病變,組織學呈中度以上的不典型增生者多為腺瘤性息肉,呈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有的為隆起型的早期高分化腺癌。內鏡所見的凹陷性病變,組織學上呈中度不典型增生,可能是不典型增生發生在先,該處粘膜的組織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易受胃液腐蝕而形成糜爛,個別病例可能是潰瘍邊緣粘膜癌變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因此,在作內鏡檢查時,對上述病變應仔細觀察,多作活檢,通常取4~6塊標本,以便早期檢出胃癌前期病變,從而提高胃癌早期診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