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位置 (4)(1 / 3)

精簡整編方案實施前一天,真的就發生了一件事。老譚負責審閱的烈士傳記方案出現了嚴重錯誤,居然將張烈士和李烈士的照片搞顛倒了,成了典型的“張冠李戴”。

其中一位烈士是市委分管領導的舅爺,當時這位領導非常惱火,當即就打電話把史誌辦主任臭罵一頓。

這是一起嚴重的責任事故。

第一稿出自陸戰之手,老譚複審,最後交由分管的副主任終審。

實事求是地說,以往在文字上也出現過差錯,但都沒有這次嚴重。陸戰一臉沉重,心想:方案先後看過三遍,照片和人物經過反複對照,特別是張烈士和李烈士的照片,都是拿本人檔案裏的照片翻拍的。不可能出問題呀?

陸戰正想著,老譚對他說:“趕緊找主任承認錯誤吧,再作個深刻檢查,早主動早解脫。”

陸戰看看老譚,想說什麼,又咽回去了。

對這起責任事故,主任非常重視,他首先在一個小型會議上作了自我批評,之後親自作了調查。

正待研究對責任人進行處理時,又出事了。

老譚晚上加完班,準備回家時,頭一暈,摔倒在辦公室,右腳骨折,右胳膊被桌角玻璃板劃了三寸長的一個口子。

老譚在醫院住了半個月,這期間,史誌辦內部網不斷出現帖子,開始是柔和的、探討性的,後來就有了些火藥味和戰鬥性。一篇篇檄文在網上輪番轟炸——

精簡整編為什麼不涉及領導層?!

老譚的鮮血不能白流!

血債要用血來償!

有人還畫了一幅漫畫貼到網上,取名叫《吃人的魔鬼》。畫中的魔鬼張著血盆大口,猙獰而凶殘,隨時都會吃人。

接下來,單位的人紛紛到醫院看望老譚。他微閉著眼睛和大家打著招呼,有的向他說起了網上的檄文,他笑著說:“看來引起共鳴了。”

老譚出院前,陸戰和薑晴也去看望了他。他麵色紅潤,眼睛炯炯,精神很好。他簡單問了一下辦公室的情況,便說:“別指望什麼精簡整編,還是想法調進來靠譜。”

陸戰和薑晴都笑著點頭。

老譚是在一個下午出院的,本來他是可以多住些日子的,傷筋動骨一百天嘛。當人們看到他拄著拐杖、挎著胳膊走進辦公室的時候,都很驚訝,他的樣子很悲壯,有些輕傷不下火線、視死如歸的味道。

這期間,主任對“張冠李戴”事件又進行過調查。他查看了陸戰起草的初稿,沒有發現差錯,可經了老譚的手以後,就有了“張冠李戴”。這說明,問題就出在老譚身上,不論是主觀故意,還是客觀馬虎,責任都不可推卸。

老譚回到辦公室的時候,陸戰和薑晴都是一驚。

薑晴掛斷聊天的電話,走過去扶老譚坐下,又給他到了杯水,爾後靠在辦公桌旁說:“我看這次精簡整編恐怕壽終正寢了吧?”

老譚沒吱聲,右手拿支鉛筆,在手裏轉著。

聞聽老譚出院了,不少人過來噓寒問暖。大家都覺得沾了老譚的光,說不定精簡整編會因此泡湯。

陸戰和老譚寒暄幾句後出了辦公室,他走到樓道頂頭,透過玻璃窗,緊緊盯著樓下草坪裏工人們忙碌的身影。

陸戰在樓道裏呆了很久,下班前才返回到辦公室。這時人事科打來電話,說找老譚。老譚接完電話,臉有些陰沉,就收拾東西要走。當時還有幾位問候他的人正在說話,見此情景,有人一邊扶他起身,一邊寬慰他說:“沒什麼了不起,挺住!”

陸戰扶老譚送了一程,他不想老譚有麻煩,也不想自己有麻煩。

看著老譚精瘦的背影又輕又薄,他走路一瘸一拐地,沒有一腳是踩踏實的,仿佛飄著一樣,陸戰心生憐憫。

陸戰再回到辦公室時,人們已經散去。

很快,大家都知道老譚被人事科叫去了,卻不知是福是禍。有人猜測,精簡整編已經開始了,第一個挨刀的就是老譚。

老譚走進人事科,分管副主任和人事科領導已經等他了,在座的還有兩位人事科的工作人員,氣氛多少有些嚴肅。領導首先肯定了老譚這些年的工作業績。說他經驗豐富,善於組織領導,業務能力強,勤奮敬業,德才兼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老譚越聽越覺得不對勁,一般領導對即將受偏的部下談話,都要首先讚揚一番,爾後才拋出實質性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