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我喜歡生活的強者——答中國文化報記者冉茂金(2 / 2)

記者:在這本書裏,您還花了大量篇幅來寫氣功對於癌症的作用。這部書的出版據說因為涉及“氣功”,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柯岩:最初我不了解氣功,並不相信它。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生病住院,陪著一個被醫生宣判“死刑”的病友接觸到氣功,感受到氣功對身體的幫助,了解了更多的關於氣功結合中西醫治療的事情。報告文學《癌症≠死亡》主要就是講我所接觸的癌症患者氣功治療的事情。

因為偽氣功和邪教事件的影響,有些人把氣功視為禁區,不敢出這本書。有些出版社勸我把裏麵寫氣功的部分改為體育鍛煉,許諾給我高印數、高稿酬。我沒答應,這本書的書稿於是就放了五年。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近年來多方組稿反映“生物—身心—社會模式”醫學新理念的書,他們找到了我,把書稿拿去,廣泛征求了多方麵專家意見,一個多月後就出書了。

記者:書出來後一些出版社和人有不同聲音,認為書裏涉及了氣功,違背中央精神。聽說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為此於近日還專門作出聲明。《CA俱樂部》在北京王府井召開研討會時,反對“偽氣功”著名人士司馬南先生也專門到場,並寫文祝賀。

柯岩:我們現在很多人被“偽氣功”嚇怕了,於是見到弓影就是蛇。其實科學的氣功是我們的寶貴遺產。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是衛生部“傑出科技著作突出貢獻出版社”,也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為規範氣功出版物而指定的七家出版社之一。今年六月,經國家民政部批準的國際氣功大會在北京召開,十月中旬,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在北京召開“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加強管理”健身氣功學術交流會,目的也是為了氣功事業在我國更健康的發展,不是為了禁止和壓縮。司馬南參加了《CA俱樂部》的研討會,並寫了一篇長文《快樂地生活下去的秘密》發表,他在文中也肯定了正確練功的必要,並讚同我表達的保護重視中國傳統科學氣功的觀點,認為氣功非但是我們必須給予保護之中華文化遺產,而且是二十一世紀向世界先進醫學模式轉換當中理應認真借鑒之祖宗寶物。將其束之高閣,或棄之不用,或僅給予象征性之亂用,均是自廢武功之愚蠢舉動。所以這本書並沒有違背中央精神。我寫它的一個目的也是想引起更多人來科學對待氣功,研究氣功,不要又發生像我們的傳統節日被別人搶先申報世界遺產的憾事。

記者:您的作品對現實的生活的影響很大,據孫雲彩老師說,她就是看了您的《癌症≠死亡》,“心中的希望之燈點亮了!”“看到了奮鬥的方向,找到了活出來的榜樣”。今天這本《CA俱樂部》,同樣讓許多癌症患者振奮。該書出版後,幾百名癌症患者在山東自發集會,邀請您去。在北京的研討會上,許多癌症患者又不遠千裏前去,並向您獻上橫幅。醫學界許多專家也表示了對這本書的肯定和歡迎,對我國的醫療理念有積極影響。

柯岩:我覺得作家有兩種,一種有社會責任感;一種就是沒有,寫作就是宣泄,完全不為別人和社會負責。我的作品不會誨淫誨盜。今天似乎一說到文學就應該大寫特寫性,出去交流時不少年輕人嘲笑我的創作落伍了,包括一些博士、碩士。我的回答是,比起你們,我是沒學問的人,但我除了是一個從事寫作的人,我還是一個母親,我的作品還要給很多少年人看。不顧自己孩子看的東西,也不該給別人的孩子看,這是起碼的道德底線吧?我說的僅僅是一個普通公民最普通的話。以前我說過,從生活出發,經過作家的藝術勞動,再反過來作用於生活,幫助我們的生活更快地前進,這是我們中國作家最大的幸福。我的願望隻是讓我的作品像岩石上的小樹一樣,能為我們的人民貢獻一份氧氣,能給我們的生活投下一片綠蔭,並且讓它活得比我的自然生命長一點,我就感到十分充實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