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癡郎抱恨倩女離魂?士子多愁考官卓識(2 / 2)

話分兩頭,再言楚雲回至府中,暗想:“李君如此多情,令人可羨。隻恨事已如此,挽回不來,惟有這一段良緣留之再世與他相結罷,今生辜負他這一種恩情了。”展轉反側,直至天明方睡著,午初方醒。梳洗已畢,卻好家丁報進,說是楚老夫人已到。楚雲聞報大喜,立刻迎接出去,走到前廳,老夫人已經下轎,丫鬟仆婦攙入後堂。楚雲拜見已畢,老夫人挽著楚雲之手,欣然口呼:“吾兒可喜,你少年封侯,榮耀宗祖,樂不可支。”一旁走上餘媽,給楚雲叩喜,又有鄉村婦人張氏並詠香給楚雲請安。楚雲忙呼免禮,遂將詠香細看,覺得比在劉彪家的時候格外體態輕盈,風流俊俏得多了。母子三人坐定,略談別後之事。外麵眾家丁已將行裝等物搬運進來,楚雲指揮著家丁安置到黃昏才料理粗定。擺出晚膳,母子用畢,楚雲請母安歇。暫且不表。

次日已是三月初七日,各省舉子皆進場會試。此時範相、鄭學士、殷翰林三位正副考官及同考官俱已入闈。各舉子進場後封了闈門,日夕題紙發下,各舉子按題行文。凝思構想,著意精心,將三篇文章起了草稿,然後謄清恭楷,繳卷出場。接著二場經文,三場策論,共計九日九夜三場完畢,各回客寓休息,專候發榜。每日在寓無事,惟有將場內作的文字,取出細細琢磨。因此有自命奪魁的,有不作二人想的,有幸邀一括之榮的,更有朋友往來互看其文的,你讚我淋漓飽滿,我誇你朗潤清華。還有一種自命不凡之人,狂詐無知之輩,隻誇自己文字精美,任意貶薄他人。

再其次如那王孫公子,借仗祖上的基業,父母的錢財,鄉試之時,倚仗孔方兄的勢力,倩人槍替買了個現成的舉人。到了會試之期,依然挾資而往,借覽京華春色,三場已畢,到有一層好處,不似那書癡終日在寓咬文嚼字,高誦場作,卻終日尋花問柳,飲酒徵歌,衣服麗都,招搖過市。雖屬考了三場,依然不費他半點心血。榜發之後,幸而得中,亦足以炫耀鄉愚;即使名落孫山,也不過拋卻幾許銅臭,亦不算什麼大事。況且有為他作馬牛的,在那裏耕田趕道兒,這樣便宜事亦何樂不為?看看榜期將近,所有那些會試舉子,人人都盼望榜花。徐文炳、文俊兄弟二人,也是終日盼望發榜。

霎忽已至發榜之日,徐氏兄弟二人一早就起來,也不顧飲食,一會兒徘徊躑躅,一會兒相對無言,一會兒躺下坐起,一會兒走出走入,由早至晚,皆是如此。現有李廣眾弟兄在此相陪,終覺毫無趣味。看看將近二更,依然杳無消息。徐氏兄弟相對谘嗟,長歎不已。文炳說:“夢醒了,醉醒了,又是一場辛苦。”文俊說:“絕望了,斷氣了,再候三年再來。”引得李廣眾弟兄不由暗中捧腹。忽聞一片鑼聲由大門外敲進,喧嚷之聲,不絕於耳。大家方欲跑出去看,隻見門下報進,氣喘籲籲高聲報道:“恭喜三公子,高中第三名進士。”文俊聞報,樂不可支,喜形於色,闔府人等莫不歡喜非常。惟有文炳坐在一旁呆若木雞,麵如白紙,低著頭一言不發。眾家兄弟見此光景,又是好笑,又代他可憐,皆言:“功名得失,人孰無之。惟有他未免過於矜持了。”張玨插言說:“這也難怪。”下言尚未說出,忽聽哇的一聲,文炳哭起。大家倒被他嚇了一跳,不知文炳之哭為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