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文藝家來說,文藝創作的目的,永遠是扶持美的事物,反對醜的事物,所以,作為社會控製工程中的軟件的文藝,並不是以欣賞物而呈現給社會的,說到底,是在履行社會控製的使命才走進了社會中去的。在我國,提出文藝為社會主義服務,為現代化建設服務就自然成為文藝創作者的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文藝創作作品在執行社會控製職能的同時,創作者本人也在接受社會的控製。
四範例仿效工程
這是一項關於道德建設的工程。道德是社會意識,也是社會實踐,是實踐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因此,大凡倡導道德建設的時候,也是重視範例仿效的時候。道德建設的倡導者必定會提出一個“係列範典”,叫人躬身踐履,使社會成員仿照範例的模式行動,來維持社會的秩序,弘揚社會的主旋律。從我國封建王朝頒布的“廿四孝圖”,建築的“忠烈祠”、“貞節坊”,到共產黨號召的“紀念白求恩”、“學習雷鋒、焦裕祿”等等活動都是如此。
範例就是道德實踐中出現的斑斕明星,已經開放的道德理想的現實花朵,又是道德教育的形象教材和道德培養中的具體楷模。一定社會所提供倡導仿效的範例,就是該社會所倡導的應該遵循的生活準則。
範例都具有可欽、可佩、可信三個特征。欽者,仰慕也。範例具有能觸發人們仰慕的效仿性功能。仿效作為一種認識活動,它是在感情體驗後經過理性審察而作出的決斷。範例所以能激發起人去仿效,因為它不僅具有滿足他人利益的美德,而且還具有為他人利益做出自我犧牲的精神,因此,仿效中的情感不僅表現為需要得到了滿足的體驗,是一種享受,而且在這種滿足的體驗中,還包含著理性認識的內容,使仿效者看到了範例的犧牲精神的火炬,從而在理智和情感方麵能獲得和諧統一的熏陶。
佩者,心服也。範例具有喚起人們崇敬的形象性功能。人是具有“同化”和“感染”的心理的。“近朱者赤”,就是指耳濡目染,日而久之,使人“同化”於“朱”中,“感染”為“赤”色。範例的力量不僅在於範例能感人,也在於人能為範例所感,雙方的合力才使“同化”和“感染”的心理活動得以實現。作為範例的滲透性功能,就是範例本身的形象。範例並不是“觀念人物”,而是形象的、可感的道德,使人無法直感的“觀念人物”不能成為範例。離開了形象,範例就無從寄托,也無法訴諸人去感受和影響人的思想感情,給人以仿效的效果,因為仿效是在範例中直觀到作為社會的人的本質力量以後,而產生的一種心服的可佩的激動。
信者,真言也。範例都具有為曆史所考驗的真實性特征。範例是一種積極的肯定的道德生活形象,它不僅根源於實際生活,而且本身就是道德實踐生活的最直接的表現。他不是人為創造出的雕塑品,不是藝術美和道德作品,而是美的藝術和道德藝術,道德範例的確立,是曆史的產物,時代的產物,是人自身的“對象化”和肯定。人的生產不僅為主體生產對象,而且也為對象生產主體。範例就是在實踐中產生的為實踐主體所提供的楷模,是實踐者“我”的本質力量的一個確證。
範例仿效工程,是曆代社會的控製者所著手的控製工程,一方麵因為人的社會化,即對人的行動模式的規範教育中,必須把“做人”的模式放在首位,而道德就是教人學會“做人”的主課;另一方麵因為道德的力量主要在於“自律”,人一旦接受了某種範例,就會自覺地按照範例的軌跡參與社會生活;再者,因為道德所幹預的生活比起任何法規來說,更為廣闊細膩。
人有一種向上求進的積極心理。向上求進又常常表現為對自己所陌生和不會的行為的模仿。因此,範例仿效工程是最易被人接受和誠服的社會控製工程,並且愈來愈有強大的生命力。
在上述的四種社會控製的軟件工程中,法規是社會控製的常規武器,文藝是奇異武器,道德是恒久武器。我們考察它們在社會控製中的特殊功能和地位,是為了說明軟件工程實施對於社會控製的獨到職能,從而認識軟件工程建設的戰略意義。
(原載《新時代論壇》199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