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該怎麼辦?自2003年以來,全體國民瘋狂炒房,住宅項目的銷售,基本都是廣告一打,房子售罄。這5年是住宅地產營銷缺失的5年,房地產生意幾乎完全成了資本遊戲,大多數房地產老板根本沒有市場和營銷意識。在他們的腦子裏,這個生意其實隻是空手套白狼的道具而已。但現在的市場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投機的泡沫被擠掉之後,真實的需求就水落石出。如果把之前的投機需求也看作一種市場需求的話,那麼它與真實的市場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比如總價,比如戶型。
贏家中心是以商業為主的,要是商業部分出現了問題,整個項目就有爛尾的可能。想到這裏,我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接下來我該怎麼辦?調整房價,再加大營銷費用?那麼前期客戶一定會覺得吃虧,會不會找公司的麻煩?
商業周期,就像少女的初潮,不懂的人看起來就是病。這次危機實際上是把很多行業的正常產業周期給打斷了,或者說縮短了。不要說中國房地產沒見識過這種周期斷裂,就是周期很短的服裝業,也會被這種跳水式的需求變化嚇上一跳。經濟蕭條,不等於國民就不花錢了。還是西方經典營銷教科書上的那句老話:顧客需要的不是鑽頭,而是牆上的洞。
甩掉存貨是有代價的。服裝業習慣了這種周期性的降價,早就在價格體係裏預留了過季打折造成的損失。其他行業都沒有這種準備,怎麼辦?沒辦法,咬著牙也要幹。如今的形式如此危急,一天一個變化,我們要做的是快速甩掉包袱,輕裝上陣。
想到這裏,我打了個電話給王兆瑜,告訴他我要降價了,他也許在忙什麼,有些心不在焉說:“好啊,好啊。”
我叫來南民敏和張小瑩等人,開始研究對策。“這個冬天很漫長,不小心很容易被凍僵,甚至凍死!”我開口說道。
“現在的房價,與二級市場的橫向比較,下降是嚴重的;縱向和去年、前年比,超過了過去的下降速度。商品價格的影響,從經濟學角度看短期原因是供求關係。目前,市場上土地供應已經陷於停滯,市裏的幾次拍賣都流拍了,供求關係加劇,供大於求,造成短期房價急速下滑。”南民敏說道。
“絕大部分房地產商他們是沒有高遠的眼光的。他們對正常發展的房地產市場采取殺雞取卵的方式進行開發,以致造成現在的房地產發展的怪象、亂象,以致於已經脫離和扭曲了正常的消費秩序,破壞了房地產業良好的發展態勢,終將影響金融的安全,破壞來之不易高速增長的經濟發展。”張小瑩道。
“公司目前財務狀況很惡劣,建築材料現在都需要現金,建築公司也該付款了,可是我們現在流動資金寥寥無幾。”葛正紅道。
“看來調整價格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啦?”我問。
“可是,降價也是有風險的。房地產企業不同於其他企業,其他企業常有多種產品,房地產企業的產品隻有一種,就是房屋。因此,當麵臨利潤縮小或根本沒有利潤甚至要虧損時,房地產企業沒法像其他企業那樣可以通過管理會計學有關貢獻毛益的分析,來作出對某一種產品是否停產的決定。對房地產企業來說,一旦決定停止房地產開發,往往意味著企業生命走向終結。”南民敏說道。
我看看葛正紅,她想了想說:“房地產既有消費品屬性又有投資和投資產品的雙重屬性,不論是作為消費品還是投資還是投機產品,房地產需求都有買漲不買跌的特征。住房作為消費品,往往是一般人一輩子最大的消費支出。最大消費品的特征,決定了購買者消費決策的慎重。需求彈性價格理論告訴我們,需求彈性受三個主要因素影響,其中之一就是商品所占預算的比例。某商品在預算中所占比例越小,該商品消費對價格的敏感度就越低,需求就越缺乏彈性。某商品在預算中所占比例越大,消費者就會越謹慎,對價格變動的敏感度高,需求就越富有彈性。由於住房是最大消費品,買漲不買跌現象往往體現得更加明顯。”
“但是,如果不降價,我們眼前的難關怎麼渡過?現在銀行已經停止融資了,不降價那就是立刻宣布了我們自己的死亡。”張小瑩有點急躁。
“也不是一定要宣布降價才行,我們不如搞點特價單位,暗降。”南民敏道。
我看看他,他接著說:“沒有賣不掉的房子,隻有賣不掉的價格。”
張小瑩也看著他,南民敏解釋道:“我所說的暗降就是讓企業規避風險的措施。價格不可能真正成為房地產行業的速效複興術,觀眾也不可能永遠是秀場中的鼓掌者。降價行動,一是為了表明我們主動適應市場環境,將價格一步調整到位的決心;另一方麵,我們以我們的誠意做出了行動,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這些項目成本並不低,如果再降的話就要虧本賣了。”
我點點頭,看看張小瑩,她看了看葛正紅問:“葛姐,你能不能拿出一個成本分析。這樣我們才好作出價格調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