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健康自檢
老年人凡是出現以下征象時,不能掉以輕心,應立即去醫院進行檢查:
起床時盜汗,是發熱的征兆,要查明原因;口臭,可能是胃病。
洗臉時臉色帶黃,不排除是黃疸;眼睛充血、呈黃色,應馬上看醫生。
讀報時眼睛痛,可能是青光眼;手發抖,可能是甲亢;無法閱讀,應向心理醫生請教。
上樓梯心跳加速而必須停下來休息,表明心髒功能較弱。
工作時健忘,可能是動脈硬化;常打瞌睡,不要以為是睡眠不足,應找出根本原因;經常口渴,有可能是糖尿病;背痛,除了肌肉疼,還可能是脊椎或內髒有問題;頭暈,可能和甲狀腺有關。
淋浴後頭發易脫落,頭發營養不足或是荷爾蒙分泌異常;黑痣變大,有時可能會轉成皮膚癌,對於新長出的痣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皮膚上出現紅斑,可能是肝病的前兆。
剪指甲時指甲反翹,可能是貧血,也可能是甲亢、甲狀腺機能減退或長期接觸堿性物質或是營養不良;指甲變白,可能是貧血或肝腎病變,一般是半透明,但腎髒病患者為白色;指甲呈半剝落狀態,常與糖尿病有關。
睡眠時打鼾,若症狀十分明顯,可能是鼻子有問題;噩夢不斷,可能是心髒功能不佳;腳抽筋,可能是動脈硬化。
平時氣急,不能平臥,咳喘,嘴唇、手指、足趾末端發紫,有可能是急性心力衰竭或自發性氣胸。
雙下肢浮腫,伴有活動後呼吸、脈搏增快,上腹飽脹等症狀時,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
呼吸、咳嗽、大聲說話時胸痛,有時伴有發燒,可能是急性胸膜炎的早期。
咳喘,有時伴有發燒,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所致,容易威脅到心髒。
咳嗽,咯血,可能是由於患氣管炎,劇咳引起氣管黏膜的小血管破裂,也可能是由於肺結核或支氣管擴張症所引起的。主要是警惕肺部腫瘤。
脈搏間歇,心悸,脈搏在100次/分以上或50次/分以下,可能是心律失常。
身體的任何部位持續或反複疼痛,不宜輕易用藥,要查明原因。
突然發燒,主要反映體內有急性感染疾病;長期低燒則可能有慢性感染灶,應找到病源所在。
在一段時間內有持續的無明顯原因的疲勞,常常是因為體內一些消耗性疾病所致。
體重突然明顯增加時應考慮是否有全身或局部水腫。體重明顯下降時,則應注意是否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結核等。
皮下常常出血或片狀瘀斑,鼻子或牙齦容易出血,皮膚破損時血流不易止住,應考慮是否有血液方麵的疾病。
嘔血與黑糞,是上消化道出血症狀。如果出血量大,在胃內滯留的時間短,嘔出的是鮮血,反之嘔吐物呈咖啡色或黑色。
眼皮浮腫,可能是心力衰竭、腎炎、肝硬化的症狀。也可能是過敏或眼疾。
出現無痛性血尿時,有患泌尿係統腫瘤的可能。
腎結核也可引起血尿,有的伴有腰背部疼痛,有的則無疼痛。急性膀胱炎或前列腺病變也會引起血尿。
尿頻、尿急、尿痛,可能是膀胱炎或尿道炎的症狀。男性排尿不暢及夜尿增多常是前列腺肥大所致。
頭暈,走路不穩,可能是內耳病變。
視力障礙,除了青光眼外,還可能是白內障、視網膜病變、動脈硬化引起的視神經缺血性病變等。
眼珠發黃,可能是黃疸的表現,患有肝炎、膽石症時都可能發生。
定期體檢是對自己健康的負責
人到老年疾病增多,為了保持健康,老年人要時刻關注著自己的身體狀態,做到有病早發現,沒病早預防。因此,老年人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
隨著身體的衰弱,老年人都會有或大或小的疾病,尤其是心血管方麵的疾病更是老年人經常遇到的。有些病容易發現而且容易治療,有些病卻不容易發現也不容易治療,如癌症等。但,如果定期進行體檢就可以在發病的早期得到及時治療,增加治愈的幾率,減小治療的難度,即使是心血管病等比較嚴重的疾病也能定期觀察病情變化,使病情得到及時、有效的控製。
在生活中,即使是沒有病的老年人,也可以通過定期體檢,全麵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聽取醫生的意見和建議,用以指導以後的生活保健,使自己的生活更科學、更健康。定期體檢也是加強老年人和醫生聯係的一種方法,以便於醫生對更多的老年人實行醫療保健指導。
很多老年人對定期的健康檢查認識不夠,認為是無足輕重的事或是奢侈的事,其實不然。定期檢查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用的。因為生命是買不到的,而及時治療的機會更是買不到的。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每年做一個全身的健康檢查,並多做幾次針對自己所患疾病的重點檢查。如果能夠做到半年檢查一次就更為理想。如果做全麵檢查有困難,最好也要每年針對心、肝、腎、腦、肺、胃、直腸、前列腺、婦科等老年人常患病的部位進行一次檢查,這樣就能及時了解情況,采取防治和保健措施,維護身體健康。
老年人體檢注意事項
體檢過程中,為了保證體檢順利進行,還要求被檢查者積極配合醫務工作者的工作,必要時還要做一些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並注意一些特殊的要求,具體說來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