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發漢兒村題壁
參橫(1)月落,客緒(2)從誰托。
望裏(3)家山雲漠漠,似有紅樓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絕塞風煙。
輸與五陵公子(4),此時夢繞花前。
清平樂·角聲哀咽
角聲哀咽,襆被(5)馱殘月。
過去華年如電掣,禁得(6)番番離別。
一鞭衝破黃埃(7),亂山影裏徘徊。
驀憶去年今日,十三陵下歸來。
注釋:(1)參橫:午夜時分參星橫斜,參橫言夜已深。
(2)客緒:客居外地的煩惱。
(3)望裏:即視野中。
(4)五陵公子:即富家子弟。五陵,本指漢唐長安、鹹陽一帶的帝王陵墓,後來代指繁華之地。
(5)襆(fú)被:用包袱裹束衣被,意為整理行裝。
(6)禁得:即禁不得,受不了。
(7)一鞭衝破黃埃:即策馬在滾滾黃塵中行進。
憶江南·挑燈坐
挑燈坐,坐久憶年時(1)。
薄霧籠花嬌欲泣,夜深微月(2)下楊枝。
催道太眠遲。
憔悴去,此恨有誰知?
天上人間俱悵望,經聲佛火兩淒迷。
未夢已先疑(3)。
憶江南·江南憶
江南憶,鸞輅(4)此經過。
一銅胭脂沉碧甃(5),四圍亭壁幛紅羅。
消息暑風多。
注釋:(1)年時:一年以來的時光。
(2)微月:即淡月,因有雲霧看不清楚月亮。
(3)疑:迷離,恍惚。
(4)鸞輅(lù):帝王的車駕。輅,古代的一種大車。
(5)
一匊胭脂沉碧甃:匊,本意為用手捧;胭脂,本指化妝用的紅色顏料,這裏代指陳後主的妃嬪;碧甃,本指翠綠的井壁,這裏指井。這裏暗用陳後主攜妃嬪投井避難的典故。南朝陳時,隋兵南下,陳後主與張麗華、孔貴嬪投井避難,後被隋兵發現,之後陳後主與妃嬪所投之井亦被稱為胭脂井。
憶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人在畫樓東。
芳草綠黏(1)天一角,落花紅沁水三弓(2)。
好景共誰同?
菩薩蠻·過張見陽山居賦贈
車塵馬跡紛如織(3),羨君築處真幽僻。
柿葉一林紅,蕭蕭四麵風。
功名應看鏡,明月秋河(4)影。
安得此山間,與君高臥閑。
注釋:(1)黏(nián):連接著。
(2)弓:舊時丈量土地用的器具和計算單位,具體多大麵積為一弓不同時代不一樣。
(3)如織:多得像織布的線一樣,密密麻麻。
(4)秋河:銀河,這裏指水中。
菩薩蠻·夢回酒醒三通鼓
夢回酒醒三通鼓(1),斷腸啼鳺(2)花飛處。
新恨隔紅窗,羅衫淚幾行。
相思何處說,空有當時月。
月也異當時,團欒照鬢絲。
鵲橋仙·倦收緗帙
倦收緗帙,悄垂羅幕,盼煞一燈紅小(3)。
便容生受博山香(4),銷折得狂名多少。
是伊緣薄,是儂情淺,難道多磨更好?
不成(5)寒漏也相催,索性盡荒雞(6)唱了。
注釋:(1)三通鼓:即三更時分。
(2)啼鳺:當為就鵠鵝,即杜鵑鳥,這裏也可解做鳴叫的杜鵑。
(3)紅小:指燈中的燈油已快燃盡,這裏指夜已很深。
(4)便容生受博山香:便,即便;容,作者自指;生受,消受,享用;博香,博山爐所焚之香。
(5)不成:難道,現代漢語多用於句末,表反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