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紅牙曲:打著紅牙板唱歌。
(5)蕉中鹿:典出《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禦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蕉,通“樵”,後以“蕉鹿”指夢幻。
(6)翻覆手:反複無常。
(7)殢(tì)酒:縱酒。殢,沉溺。
(8)些些:本指少許,這裏指繁雜的事。
滿江紅·代北燕南
代北燕南(1),應不隔、月明千裏。
誰相念、胭脂山(2)下,悲哉秋氣。
小立乍驚清露濕,孤眠最惜濃香膩。
況夜烏啼絕(3)四更頭,邊聲起。
消不盡,悲歌意;
勻不盡,相思淚。
想故園今夜,玉闌誰倚?
青海(4)不來如意夢,紅箋暫寫違心字。
道別來渾是不關心,東堂桂(5)。
注釋:(1)代北燕南:指山西、河北一帶。代,漢之代郡;燕,古燕國,在今河北省。
(2)胭脂山:即燕支山,在古匈奴境內,以產胭脂草而得名。
(3)絕:過。
(4)青海:本指青海湖,這裏泛指邊塞。
(5)東堂桂:科舉考試而及第稱為“東堂桂”。
訴衷情·冷落繡衾誰與伴
冷落繡衾誰與伴?倚香篝(1)。
春睡起,斜日照梳頭。
欲寫兩眉愁,休休。
遠山殘翠收(2)。莫登樓。
注釋:(1)香篝:女子閨房中的熏籠。
(2)殘翠收:指夕陽落山,遠山的綠色消失了。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空山梵唄(1)靜,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遊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映疏林(2)。
絕頂茅庵裏,老衲(3)正孤吟。
雲中錫(4),溪頭釣,澗邊琴。
此生著幾兩屐,誰識臥遊心。
準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5)回首,何日得投簪(6)。
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注釋:(1)梵唄:寺廟裏的誦經和佛號聲。
(2)映疏林:指夕陽照在稀疏的林子上。
(3)老衲:老和尚。
(4)雲中錫:指和尚在山中遊走。錫,僧人所用的禪杖。
(5)槐安:這裏用的是南柯一夢的典故。
(6)投簪:丟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棄官。
水調歌頭·題嶽陽樓圖
落日與湖水,終古嶽陽城。
登臨半是遷客,曆曆數題名。
欲問遺蹤何處,但見微波木葉,幾簇打魚罾(1)。
多少別離恨,哀雁下前汀。
忽宜雨,旋宜月,更宜晴。
人間無數金碧(2),未許著空明。
淡墨生綃譜就,待倩(3)橫拖一筆,帶出九疑(4)青。
仿佛瀟湘夜,鼓瑟舊精靈(5)。
天仙子·水浴涼蟾風入袂
水浴涼蟾(6)風入袂,魚鱗觸損金波碎(7)。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
愁難睡,西南月落城烏(8)起。
注釋:(1)罾(zēng):漁網。
(2)金碧:勝景。
(3)待倩:隨意地,不經意地。
(4)九疑:指九嶷山,在湖南境內,風景秀麗。
(5)舊精靈:湘靈。
(6)涼蟾:水中的月亮。蟾,蟾蜍,月亮。
(7)魚鱗觸損金波碎:水中的魚兒把月光照耀的湖麵打破了。
(8)城烏:城樓上的烏鴉。
天仙子·夢裏蘼蕪青一剪
夢裏蘼蕪青一剪(1),玉郎(2)經歲音書斷。
暗鍾明月不歸來,梁上燕,
輕羅扇,好風又落桃花片(3)。
天仙子·好在軟綃紅淚積
好在軟綃紅淚積,漏痕(4)斜胃菱絲碧。
古釵封寄玉關(5)秋,天咫尺,
人南北,不信鴛鴦頭不白。
注釋:(1)夢裏蘼蕪青一剪:意即夢中蘼蕪整整齊齊,一片青翠。蘼蕪,一種香草。
(2)玉郎:情郎。
(3)好風又落桃花片:片片桃花又被風吹落了。
(4)漏痕:古人寫字行筆頓挫,猶如屋漏之痕。此處借指淚痕。下文的“古釵”亦然。
(5)玉關:即甘肅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