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闖班(2 / 2)

個別學生才有了反應,“哦,是是是,說過說過!是《封神演義》裏的故事。”

“嗯,不錯。那麼大家知道薑太公怎麼釣魚嗎?他的魚鉤是直的,而且魚鉤離水麵有三尺高,所以才有了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小木講到周文王禮賢下士,親自來渭水邊聘請薑子牙時,班門忽然開了。進來的是一位身子瘦長,照著綠頭巾的的老人兒。老人兒直奔孫子跟前,一麵囑咐,一麵將零食塞進孫子的課桌。之後,晃晃悠悠離開。自始至終,在她的眼裏,小木充其量隻能算是座木雕亦或是一件根本不存在的物事。

這個老人兒,小木是見過的。上學期,也是給孫子送東西,臨出門還踩了小木一腳。奇怪的是她竟然毫無察覺。小木無奈地苦笑,心裏念叨,“怎麼會有這樣的家長?”

兩次了,小木就遇到了兩次。於是,他開始第二次教育學生要講文明,懂禮貌,當然也強烈要求他們囑咐家長知規矩,懂禮貌。“你要找自己的孩子,敲門進來,向老師詢問怎麼就好像是件丟人的事啊?”

打斷就打斷吧,沒禮貌就沒禮貌吧。小木接著講薑太公釣魚,“薑太公為什麼要如此這般釣魚,老頭子傻了嗎?”

學生們大笑,“沒有!”“沒有!”

“對,沒有。他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今天我們學的《釣魚》又有怎樣一番道理?咱們一起來學習第三課《釣魚》。”

課講完了,小木仍在思索這件事。

其實如果仔細想想的話,老人兒的行為已經算不錯了。同樣是上學期,一家長,年輕矮個後生。身穿城管的棉衣,一副盛氣淩人的架勢。大早上的就來質問老師,質問學生。小木在指導學生燒爐子,人家站在講台上熱情洋溢地發表著對學校、對老師不滿的演說。孩子的學習不管,就因班主任些微的懲罰就不依不撓,蹬鼻子上臉。最失笑的是,看似粗魯蠻橫的漢子臨走時竟然破天荒的向小木說“老師忙哇!”

早飯時,小木問小呂,小呂怒氣衝衝道,“人家下午她媽就來了一次,嫌不給她閨女找凳子。學習哇,一點兒也不管。天天作業做不起,我就讓他站著。”

沒辦法,這不是個別問題,而是普遍問題。“尊師重教”在大顯小學並不能體現。家長是天,老師、校長從不敢得罪家長。這可能就是家長漠視老師的一個重要原因。

教育孩子不是老師一方麵的事,大顯村家長卻不這麼認為。他們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孩子所有責任全部落在老師身上。熟不知,學校的老師隻不過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師,家長才是第一任。學校老師對孩子教育的同時,家長也必須重視起來密切配合老師的工作。放棄說髒話、打麻將,放棄一切對孩子有壞影響的事情,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榜樣。老師與家長的合力才能使得孩子健康成長,失其一方,隻能是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