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我們認為企業僅僅作為一個組織存在的話,這個企業是難長久的,而且難跨越地域。你看跨國公司,它的公司員工分布世界各地,但它由一種東西統一,就是企業文化。廣東許多企業在這一方麵做得好,希望以後能夠探討。文化講不清楚,更多是不敢講。現在我們許多人提到企業文化,好像就是指企業cI、企業表麵化的東西。事實上,文化應該是從企業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像草皮鋪上去的。而且既然叫文化,就應該有差異。那麼企業之間的文化也應該有差異,這差異,來自企業本身的土壤。要想真正感受遠大的企業文化,希望你們到我們遠大來看看。產品的競爭力量在哪裏?實際上新產品的很重要的力量是附加價值,一個新產品的價值由兩個東西來決定。一是靠科技,另一個是靠品牌。如何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就需要企業文化來創造。
問:遠大的中國市場非常成功,遠大的國外市場發展目標怎樣?目前在國際上的實力如何?
答:我們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很大,是否要考慮國外市場?這是肯定的,但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占多大份額。就像踢足球一樣,光靠守,是守不住的。所以,我們的產品一定要打出國外。國外有許多地方都可以做,但我們沒有能力去做所有地方,我們會選擇更有價值的市場,我們選擇了美國市場,這個國家大,市場發達,能容納好的東西。兩年前就在著手這方麵的工作,但我們並沒有要求近期有收獲,而是把它作為一種戰略考慮,之後,會是歐洲市場。
談到實力問題,很多人往往想到資金等,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種眼光。想一想20年前微軟有什麼實力?一個企業的真正實力應該是它的目光和長遠目標。對海外市場我們有優勢,但我們不會把寶押在某個方麵。我們的經營原則一向是穩鍵。
問:在當前房地產過剩的環境下,“遠鈴”的產品是否有市場,什麼時候可以盈利?
答:盈利是肯定的,百分百今年會盈利。那麼房地產過剩對“遠鈴”會不會有影響?我覺得人們對房子的需求是沒問題的,關鍵是要什麼樣的房子,所以機會就在眼前。如果我們能夠提供一個好品質的東西,怎麼會沒需求呢?對一個產品,自己一定要知道它好在哪裏。我做整體浴室有個故事。我去日本住酒店,看到酒店的浴室特別好,特別幹淨,有天晚上我把它拆了看,覺得很好,然後決定要做這個項目。一個企業一定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做什麼。但是要知道,消費者的那種需要是不是真實的。你是這個產品的專家,你應該比消費者更懂得這個產品,我們做企業的一定要非常清醒什麼東西最好的,一定要真正熱愛這個產品時,才把它賣出去。
問:企業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作為一個私營企業,你如何管理和領導企業的精英骨幹?
答:人才確實非常重要。人才問題,簡單地說,首先讓大家要認同這個企業。我們招聘人才後,要經過企業的改造、培訓,讓他們認同這個企業,這使得我們在選拔人才上有些障礙。我經常講一個例子,可能一些人才非常有力,但換了一個環境,如果不合作的話,這對企業的整體力量沒有好處。人才最重要還是對企業的認同,大家目標一致,這時它的合力是最大的。因為對一個企業來講,不是靠一個人來做,它是靠一個團體,所以企業人才還是立足於培養。如果個別的人才破壞了企業原則,最後失去的比得到的還要多。人才有許多需要,但個人價值觀很重要,像我們這種私營企業雖然潛力很大,但往往容易製約人的能力發揮,那麼怎麼辦?重要的一點是授權、受控。怎樣去做?通過製度去管理。在遠大管理體係裏,有幾條吸引人的東西,一是製度化,把所有的事情,進行事先設計,然後通過專門部門——製度委員會歸納製度化。如果我們能夠把95%以上的事情通過事先設計的方法來建立製度,再通過製度來授權的話,相信我們的管理有很大的空間,而且還有個好處,就是授權以後受控。二是把所有東西放在時間裏來計劃。三是完工彙報,做完後一定要記錄下來。
如何領導企業精英骨幹,我覺得重要的一點是管理。對一個優秀的人才講,重要的是給一個空間。
我們有個“四高”原則:高負荷、高能力、高素質、高待遇。當然這需要自己創造,但更重要的還是要靠製度化。一定要在一種透明的體係裏,才能很好地管理。過去私人企業都喜歡拉幫結派培養親信,這種做法企業肯定做不大。所以我們更多的是通過製度的完善、透明,使每個員工在這種透明的體係下工作。遠大有一個非常透明的環境。沒有任何可以隱藏的東西,管理起來就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