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旅遊資源的效益評價
旅遊資源的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方麵。這是衡量一個地區旅遊資源是否具備可開發性的重要指標。經濟效益的評價集中反映在旅遊資源的開發會給風景區附近地區帶來何種直接或間接的效益,對當地經濟發展有何影響。社會效益的評價集中反映在旅遊資源開發的社會文化意義和可能造成的影響。環境效益的評價則集中反映在旅遊資源的開發是否會造成資源的破壞和環境的惡化。以上三項內容的評價應該說是相互關聯、互為影響的,在評價中應綜合考察、權衡利弊,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
三、旅遊資源評價的方法
旅遊資源評價在國外已有30多年曆史,在我國也有10多年的曆史,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和評價的方法。在此,根據有關文獻作簡單的介紹。
(一)確立評估價值
對旅遊資源進行經濟價值評估,是旅遊資源開發的直接需要。一般來講,評估價值指風景資源曆史文化價值、藝術觀賞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
1.曆史文化價值
屬於人文旅遊資源範疇。評價曆史古跡,要看它的類型、年代、規模和保存狀況及其在曆史上的地位。例如河北省趙州橋,外觀很平常,但它是我國現存最古的石拱橋,也是我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其他三橋是潮州湘子橋、山西娘子橋、福建洛陽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有較大的曆史文物價值。類似這種例子的評價在我國還有很多,如“五嶽名山”,“四大佛教聖地”,“四大石窟”,“江南三大古樓”(嶽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中國十大古刹”,“廣東四大名園”(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番禺餘萌山房、佛山十二石齋),“東北三大名山”(醫巫閭山、千山、長白山),我國“文房四寶”(歙硯、徽墨、宣紙、湖筆),我國封建時代“四大書院”(嵩陽、睢陽、白鹿、嶽麓),“我國三大民間年畫”(濰縣楊家埠木板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我國“三大古建築群”(故宮、沈陽故宮、曲阜孔府),中國“四大回教古寺”(杭州鳳凰寺、揚州先鶴寺、泉州清淨寺、廣州懷聖寺),中國“三大戒台”(北京戒台寺、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中國“四大銅亭”(昆明、武當山、峨眉山、北京),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京杭運河、靈渠、都江堰),中國“古代四大名船”(沙船、烏船、福船、廣船),嶺南四大叢林(鼎湖山慶元寺、韶關南華寺、潮州開元寺、廣州光孝寺),中國八大菜係(山東、四川、江蘇、浙江、廣東、湖南、福建、安徽),“河北四寶”(趙州橋、滄州石獅子、定州了敵塔、正定大銅佛),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中國三大著名工藝品”(福州脫胎漆器、北京景泰藍、景德鎮瓷器),中國四大名雕(浙江青田石刻、福建壽山石刻、湖南菊花石刻、四川廣元白花石刻),中國四大碑林(西安碑林、焦山碑林、黃庭堅碑林、閩南碑林),“江南園林三大名石”,中國道教“十大洞天”(王屋山洞、翻山洞、西城山洞、西玄山洞、青城山洞、赤城山洞、羅浮山洞、句曲山洞、林尾山洞、蒼括山洞)等。
除了這些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的曆史文化古跡外,許多風景名勝區還有不少題記、匾額、楹聯、詩畫、碑刻等,它們既是觀賞的內容,也是珍貴的曆史文化藝術。如嶽陽樓,隻因宋代範仲淹寫了一篇有哲理、有意義的《嶽陽樓記》後,使這座江南古樓名揚四海,無人不曉。
可見,古跡的曆史意義是評價曆史文物價值的主要依據。我國公布的國家級、省級、地區級、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是根據它們的曆史意義、文化藝術價值確定的。一般說來越古、越稀少,越珍貴;越出於名家之手,其曆史意義越大。
2.藝術觀賞價值
主要指客體景象藝術特征、地位和意義。自然風景的景象屬性和作用各不相同。其種類越多,構成的景象也越加豐富多彩。主景、副景的組合,格調和季相的變化,對景象藝術影響極大。若景象中具有奇、絕、古、名等某一特征或數種特征並存,則旅遊資源的景象藝術水平就高,反之則低。例如華山以險為絕,泰山以雄為奇,廬山瀑布最著名,峨眉山三大自然景色(日出、雲海、寶光),雁蕩山四大奇觀(峰、瀑、洞、石)和“三絕”(靈峰、靈岩、大龍湫瀑布),莫幹山三勝(竹勝、雲勝、泉勝),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台灣九華山三大奇景(一線懸崖、平沙流水、幽穀垂瀑),阿裏山四大美景(林濤、雲海、櫻花、神木),北京大覺寺六絕(二龍戲珠、遼代古碑、碧韻清石、千年銀杏、老藤寄柏、明清玉蘭),青海塔爾寺三絕(酥油花、壁畫、堆繡),黃山四絕(怪石、奇鬆、雲海、溫泉),蘭嶼三寶(蝴蝶蘭、海芙蓉、桂圓樹),大理風光四絕(蒼山白雪、洱海明月、林寨院落的繁花、沁人心脾的下關風),桂林四絕(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蘇州二絕(園林、水巷),衡山四絕(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太原晉祠三絕(難老泉、侍女像、齊年柏),泰岱旅遊區四大特色(泰岱之雄偉、泉城之秀麗、孔府之建築藝術、嶗山之礦泉仙境),濟南三勝(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全閩二絕(鼓山、旗山),川中四絕(夔門天下雄、劍門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浙江海鹽二絕(日月並升、海寧觀潮),五台三勝(台懷白塔、菩薩頂、佛光寺),佛光寺四絕(建築、唐塑、壁畫、墨跡),小孤山四像(南看像筆、西看像大吊鍾、東看像太師椅、北看像騰雲駕霧的青龍)等。此外各地還有八景、十景、十二景、二十八景等。這些奇、絕、名、勝都是對風景旅遊資源藝術景象的高度評價。評價時有三種比較方法值得注意:第一是地方色彩的濃鬱程度,即個性的強弱程度;第二是曆史感的深淺;第三是藝術性的高低。旅遊地學家要善於運用上述原則,確定其藝術觀賞級別和價值。
3.科學考察價值
指景物的某種研究功能,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教學上各有什麼特點,為科教工作者、科學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現場研究場所。我國有許多旅遊資源在世界和中國具有高度的科學技術水平,獲得了中外科學界的讚譽。如北京在旅遊資源方麵,不僅數量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而且許多是全世界、全國最富科學價值的文物古跡。據統計,北京居世界第一位的旅遊資源有7項,居中國第一位的有42項。其中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24項,市級165項,縣級450多項,清查登記的文物7309項。這些旅遊資源,科技價值涉及數十個專業,可供國家從事不同專業的科教工作者作為研究考察的對象。由於這一原因,國內外許多名家對它作了高度的評價,如稱其為“中國二十四個曆史文化名城之首”、“地球北緯40°地帶經曆三千年而不衰的都城”、“北京古城設計勻稱明朗,是世界奇觀之一,是一個卓越的紀念物,一個偉大文明的頂峰!”“北京是地球表麵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北京是世界上最富有魔力的三個城市之一,是記錄時代的城市”、“北京是我國旅遊資源薈萃之都,是中國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書,是一座中外難得的曆史文化寶庫,是世界任何大城市無與倫比的”。古都西安旅遊資源的科學研究價值也很豐富多彩。這裏從公元前11世紀始建都,先後經西周、秦、漢、西晉、隋、唐等11個朝代,曆時長達1100多年,成為我國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曆時最長的古都。西安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曆史文化古跡的豐富性。近年在西安附近秦始皇陵發現的兵馬俑,規模之大,壯觀之舉,都是史無前例的,被人們稱為“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世界第八奇跡”。它是研究曆史、雕塑、軍事、美術的科學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