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遊者的類型劃分
由於研究的角度與目的不同,人們對於旅遊者的劃分標準也不盡相同,目前比較常見的分類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按照旅遊目的劃分
如消遣型旅遊者、差旅型旅遊者、家庭及個人事務型旅遊者。
2.按照旅遊距離劃分
如遠程旅遊者、近程旅遊者。
3.按照旅遊者組合方式劃分
如團體旅遊者、散客旅遊者、自助旅遊者。
4.按照旅遊消費方式劃分
如團體包價旅遊、半包價旅遊、小包價旅遊和零包價旅遊。
5.按照旅遊者的消費水平劃分
如經濟型旅遊者、標準型旅遊者和豪華型旅遊者。
此外,還可以從人口統計學的角度對旅遊者進行類型劃分,諸如性別、年齡、職業、經濟收入和教育背景等。現實中,對旅遊者類別的分析並不是指從某一個方麵就可以明確了解旅遊者的旅遊需求,往往是同一旅遊者同時具備不同的群體類別。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時需要有針對性地選取某種或某幾種標準對旅遊者進行分類,以便為旅遊者的需求預測以及旅遊產品的開發等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二、不同類型的旅遊者需求特點分析
對旅遊者類型的劃分隻是一種手段,是服務於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和工作目的。在這裏,我們以按照旅遊目的的劃分為例,將旅遊者劃分為消遣型旅遊者、差旅型旅遊者、家庭及個人事務型旅遊者、文化知識型旅遊者、宗教朝覲型旅遊者、醫療保健型旅遊者、購物型旅遊者、特種型旅遊者8種類型,分析這些常見旅遊消費人群的需求特點,以便為旅遊目的地政府部門以及旅遊企業開展針對性的宣傳和促銷活動提供參考。
(一)消遣型旅遊者及其特點
消遣型旅遊者主要指在閑暇時間內,以觀光、度假、娛樂、文化欣賞、運動保健、購物等為主要目的的旅遊者,其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
1.人數多,規模大
目前消遣型旅遊者仍然是世界各國最普遍、規模最大的旅遊者類型。以2010年我國入境旅遊者為例,共接待外國旅遊人數為2612.69萬人次,其中觀光休閑者為1238.20萬人次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局。,占到47.39%。2010年城鎮居民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觀光遊覽為14671人,占32.9%;度假/休閑為11173人,占25.0%;商務/出差為1589人,占3.6%;探親訪友為13848人,占31.0%;健康醫療為378人,占0.8%;其他旅遊目的為2968人,占6.7%數據來源:2010年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綜合分析報告,中國旅遊報,2011年8月15日,第4版.。
2.旅遊季節性強
消遣型旅遊者外出旅遊活動具有較強的季節性。一方麵,消遣型旅遊者的主體構成主要是在職人員以及學生群體,他們多是利用黃金周、寒暑假出遊,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另一方麵,旅遊資源常常受到氣候、氣象等自然環境特點的影響,表現出不同的景觀類型,對消遣型外出旅遊者而言,具有一定可選擇性,這也增強了其外出旅遊的季節性。
3.擁有較高的自由度
在對旅遊目的地、出遊時間的選擇上,消遣型旅遊者具有較高的選擇自由。例如如果預期目的地出現突發事件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政治暴亂、恐怖襲擊、自然災害等,消遣型旅遊者可能會選擇取消或改變原先線路,轉而另選其他旅遊目的地。在出遊時間的選擇上同樣具有較高的自由度,例如為了獲取廉價的機票或者由於天氣的原因,消遣型旅遊者都可能會選擇延遲出遊時間。
4.對價格比較敏感
消遣型旅遊者外出旅遊活動大多為自費,出於成本因素的考慮,往往對價格比較敏感。在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上往往會關注價格問題,比如前往的交通費用、景區門票的價格等。經濟實惠,物有所值往往是此類旅遊者選擇目的地的重要參考條件。
(二)差旅型旅遊者及其特點
差旅型旅遊者是以開展業務為主,兼顧觀光旅遊的一類人群。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背景下,國內外之間的各種交流活動不斷增強,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在經濟、文化、科技、貿易、政治等方麵人員往來日益頻繁,決定了差旅型旅遊者已經成為旅遊業中的另一重要客源市場,被越來越多的旅遊經營者所關注。
差旅型旅遊者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出遊頻率高
在全部旅遊者中,差旅型旅遊者雖然人數總體規模不大,但出遊頻率卻比較高。這與他們開展業務活動的工作性質有著巨大關係,這種工作性質也決定了季節性因素對其影響較小,隻要有業務需要,可以在任何季節外出。
2.可選擇的自由度低
由於外出目的是從事商務或公務,因而此類旅遊者幾乎沒有選擇目的地和外出時間的自由。此外,外出任務也決定了他們在目的地的停留時間。
3.消費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