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旅遊者的定義(3 / 3)

二、國內旅遊者

國內旅遊者的技術性定義,目前國際上尚無統一標準。與國際旅遊者統計相比,有關國內旅遊者的統計研究比較滯後。其原因主要在於:第一,難度的問題。與國際旅遊者的統計相比,國內旅遊者隻是在國內流動,其數據難以調查。而國際旅遊者由於要跨越國境,其數據也容易記錄和獲取。第二,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一方麵國際旅遊收入有助於實現國內財富的增加,而國內旅遊收入僅僅是財富在國內的再流通、再分配問題;另一方麵,搜集國內旅遊者信息所獲得的收益通常不能與支出達到平衡,特別是在那些旅遊資源有限的發展中國家。因此許多國家並未對國內旅遊者進行統計。

(一)世界旅遊組織的有關界定

國內旅遊與國際旅遊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跨越國界。因此除了國內這一限製性的定語之外,國內旅遊者的界定與國際旅遊者界定的內容不應有本質的區別。但是為了旅遊統計口徑的一致性,世界旅遊組織參照國際旅遊者的界定標準,將凡納入國內旅遊統計的國內旅遊活動參加者統一使用“國內遊客”一詞。在旅遊統計中進一步劃分為“國內旅遊者”和“國內一日遊遊客”,並給出了如下界定:

國內旅遊者:身為本國居民,離開自己的常住地前往本國境內其他地方旅行和訪問,其目的在於消遣、閑暇、度假、體育、商務、公務、會議、療養、學習和宗教等,停留時間在24小時以上1年以下。

國內一日遊遊客:出於上述任何目的在目的地停留時間不足24小時,即並未在所到訪地區停留過夜。

(二)其他國家的定義

1.北美國家的定義

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國是以出行距離為標準來區別是否屬於國內旅遊者,而不考慮逗留時間。例如,加拿大旅遊局在每季度一次的國內旅遊者統計當中規定,旅行外出的距離至少為50英裏(單程)。然而在加拿大各地開展的國內旅遊調查當中,對旅行距離的界定標準卻不盡相同。在美國同樣麵臨著這樣的問題。如美國人口調查統計局和美國旅遊數據資料中心對國內旅遊者旅行距離的規定為往返距離至少為100英裏,而美國旅遊業協會使用至少50英裏以上作為衡量是否為國內旅遊者的尺度。

2.歐洲國家的定義

英格蘭旅遊局在其每月一次的英國旅遊調查中對國內旅遊者的定義是:基於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離開居住地外出旅行過夜至少一次的人。至於外出旅行的距離則未作任何說明。法國旅遊總署對國內旅遊者的定義則是:基於消遣、健康、會議、商務或休閑目的,離開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過24小時但不足4個月的人。

綜上,從歐洲國家對旅遊者的定義可以看出以下幾點:①歐洲國家在判斷其是否屬於國內旅遊者的標準不是旅行距離,而是在異地的逗留時間長短,而且必須強調在外過夜。這點與北美加拿大和美國的情況正好相反。②歐洲國家雖然使用是否在外過夜作為判斷標準,但是從邏輯角度講,一個人外出旅遊距離如果不是很遠,或者說沒有超過自己慣常居住地的範圍,一般都不會在外過夜。從這個意義上說,歐洲國家的這種界定方式似乎已經暗含了對旅行距離的考慮,因此應該說用這種標準去統計國內旅遊人次,基本上可以比較全麵地反映真實情況。③歐洲國家的這種界定標準,意味著不會將“國內一日遊”活動納入旅遊統計之中,這點與聯合國羅馬會議以及世界旅遊組織對國際旅遊者所下定義的要旨基本一致。

(三)中國對國內旅遊者的有關界定

在我國的國內旅遊統計中,對納入國內旅遊統計範圍的人員通稱為國內遊客。國內遊客又包括國內旅遊者與國內一日遊遊客。對三者的具體解釋如下:

國內遊客:任何一個因休閑、娛樂、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而離開常住地到國內其他地方訪問,連續停留時間不超過6個月,其出遊目的不是通過所從事的活動獲取報酬。

國內旅遊者:是指我國大陸居民離開其常住地在境內其他地方的旅遊住宿設施內至少逗留一夜,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國內遊客。

國內一日遊遊客:指我國大陸居民離開其常居住地10千米以上,出遊時間超過6小時,不足24小時,且沒有在其他地方旅遊住宿設施中過夜的國內遊客。

此外,我國國內旅遊統計中還規定,國內遊客統計範圍中不包括下列人員:

(1)到各地巡視工作的部級以上領導。

(2)駐外地辦事機構的臨時工作人員。

(3)調遣的武裝人員。

(4)到外地學習的學生。

(5)到基層鍛煉的幹部。

(6)到境外其他地區定居的人員。

(7)無固定居住地的無業遊民。

從以上我國在國內旅遊統計中所作的解釋與規定可以看出,這些解釋和規定與世界旅遊組織的有關規定基本上是吻合的。但有幾點需要說明:第一,定義中“常住地”是指一個人在最近一年的大部分時間內所居住的城鎮(鄉村),或者雖然在這個城鎮(鄉村)隻住了較短的時期,但一年內仍將返回那裏居住。根據這一解釋,國內遊客應該包括那些在我國境內長住一年以上,然後離開自己的常住地到我國境內其他地方旅遊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第二,根據該定義對國內旅遊者的界定,那些離開自己的常住地在親友家過夜居住的遊客就被排除在國內遊客的統計當中,因此依據此標準,國內遊客的統計結果可能會低於實際規模。第三,對國內一日遊遊客的界定,做出10千米和6小時的限定,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隨著交通工具的不斷完善以及人們外出旅遊意識的不斷加強,這一界限很容易被突破。

三、旅遊者的概念性定義

上述列舉的都是對旅遊者的技術性定義,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關於旅遊者的概念性定義。如果說技術性定義是為了旅遊統計以及技術操作的方便,通常僅描述旅遊者的數量和外延。那麼旅遊者的概念性定義則是為了更好地反映旅遊者內涵。從概念性定義的角度出發,旅遊者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旅遊者是以尋求愉悅為目的,暫時離開常住地到異國他鄉的人。在這個定義中,強調了以下內容。

1.愉悅性

旅遊者外出旅遊,不是為了就業以及移民的需要,而是為了獲得愉悅從而滿足精神上的需要,因此尋求愉悅是旅遊者外出的最終目的,也是判斷旅遊者的一個重要標誌。

2.暫時性

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地的停留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它與一般的駐留存在很大的差異。當短暫的旅遊活動結束時,旅遊者也就立刻成為了非旅遊者。

3.異地性

生活中,人們總是想感知自己日常生活環境以外的事物,如異地的氣候、地形等自然環境以及飲食民俗等人文環境,這些常常能滿足旅遊者獲得求新、求奇、求異的心理需求,因此離開常住地前往異國他鄉訪問是判斷旅遊者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