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旅遊含義的相關解釋(3 / 3)

5.宗教朝聖類

宗教旅遊是一種以宗教朝覲為主要動機的旅遊活動。自古以來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信徒都有朝聖的曆史傳統。凡宗教創始者的誕生地、墓葬地及其遺跡遺物甚至傳說“顯聖”地以及各教派的中心,都可成為教徒們的朝拜聖地。如耶路撒冷,由於基督徒認為是救世主耶穌的誕生地,猶太人認為是大衛王的故鄉、第一座猶太教聖殿所在地,穆斯林認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曾在此“登霄”升天,故成為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共同聖地,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朝聖者。

6.特種旅遊

特種旅遊是一種新興的旅遊形式,它是在觀光旅遊和度假旅遊等常規旅遊基礎上的提高,是對傳統常規旅遊形式的一種發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種更高形式的特色旅遊活動產品。“特種旅遊”,這一概念,通常也被稱為“專題旅遊”、“專項旅遊”和“特色旅遊”等。

這裏所說的特種旅遊,是指為滿足旅遊者某方麵的特殊興趣與需要,定向開發組織的一種特色專題旅遊活動。根據特種旅遊的開展及實際操作經驗的性質判斷,它與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相比較,具有下述幾個方麵的內在特質。

(1)在旅遊消費價值取向上,特種旅遊者側重於自主性、個性化、目的性,而觀光旅遊側重於對外在景觀的感知,度假旅遊側重於休閑性和享受性。

(2)特種旅遊的體驗方式強調精神和體魄的因素,旅遊者在運動中感知外部世界,在冒險或麵對全新的環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旅遊者本身對行程的組織有較高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3)特種旅遊的手段和途徑,是借助人力運作(徒步、狩獵、登山、駝隊、自行車旅遊)和自駕機動車運作(汽車、摩托車、其他機動運輸工具)。

(4)特種旅遊的路線和區域具有較大的特殊性。連續旅遊跨度大、時間長,旅遊目的地複合化是特種旅遊的突出特征。特種旅遊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具有濃烈的原始自然性,旅行經過的地區通常是邊(邊疆)、古(有悠久文明史)、荒(沙漠、人跡罕到之處)、奇(有奇特的地形地貌特征)、險(高山、峻嶺、險地、惡水)、少(少數民族聚居地)地區。由此而組成的旅遊線路和項目,對旅遊者具有新鮮感、刺激感和探險性。

(5)參與特種旅遊活動的旅遊者一般具有冒險精神和耐受艱苦條件的體魄,一般選擇誌同道合的人作為旅伴,其內部有共同的文化準則。

(6)特種旅遊的產品內涵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特種旅遊在開發時具有的特殊審美情趣和特點會逐漸顯現。其內涵也因各國的條件而不同,如汽車旅遊在歐洲相當普遍。

(7)根據中國的國情,特種旅遊一般使用非常規的交通旅遊形式,有時要經過非開放區,因此在政策上屬於需要特別審批的產品。

(三)按人數分類

按參加一次旅遊活動的人數劃分,旅遊活動可分為團隊旅遊和散客旅遊。

1.團隊旅遊

團隊旅遊是由旅行社或旅遊中介機構將購買同一旅遊路線或旅遊項目的10名以上(含10名)遊客組成旅遊團隊進行集體活動的旅遊形式,團隊旅遊一般以包價形式出現,具有方便,舒適,相對安全,價格便宜等特點,但遊客的自由度小。

2.散客旅遊

散客旅遊又稱自助或半自助旅遊,在國外稱為自主旅遊(Independent Tour)。它是由遊客自行安排旅遊行程,零星現付各項旅遊費用的旅遊形式。特點是預定期短,規模小,要求多,變化大,自由度高,但費用較高。

散客並不意味著完全不依靠旅行社而全部旅遊事務都由遊客自己辦理。實際上不少散客旅遊活動都借助旅行社的幫助,其旅遊日程、線路等由旅遊者自己選定,然後再由旅行社作某些安排,如機票、旅館、導遊等;散客旅遊也並不意味著隻是單個遊客,它可以是單個遊客,也可以是一個家庭或幾個親朋好友,還可以是臨時組織起來的散客旅遊團,人數通常少於旅遊團隊;散客旅遊一般是由遊客自行安排行程,多采用零星現付方式,旅遊活動項目是按零售價格支付,相對昂貴,遊客自由度大,旅遊人數我國現行規定在9人以下。

知識鏈接

散客旅遊興起的原因

從世界旅遊發展趨勢來考察,散客旅遊興起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旅遊者日漸成熟。隨著經驗的積累,旅遊者對單獨進行遠距離旅行的能力越來越自信,他們不再將旅遊視為畏途,而是作為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用以調節身心、恢複疲憊和增長閱曆。

◆旅遊者的心理需求進入更高層次。旅遊者的旅遊行為動機從傳統的觀光型向多主題轉變,探險、修學、科考、生態等特種旅遊蓬勃興起,旅遊的目標上升到體驗人生、完善自我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高度。

◆傳統的規範化的旅遊模式難以滿足個性化的要求。以往的旅行社包價組團旅遊方式雖然具有許多優勢,但也存在著包價過死,遊覽項目、路線限製過多,遊客缺乏活動自由的缺陷,個別旅行社還為了追逐經濟利益,而將旅遊項目安排過於集中,使遊客對景點隻能走馬觀花、淺嚐輒止,處處趕時間,無法盡興,從而使傳統的包價方式越來越失去遊客的興趣。

◆現代通信、交通等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管理、服務等的不斷完善,增強了旅遊者的便捷感,減弱了他們的依賴心理。旅遊配套設施的完備和服務質量的提高,為旅遊的散客化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使旅遊者不依賴於旅行社而借助眾多的旅遊支持手段的幫助開展旅遊成為可能。

由此可見,散客旅遊的發展是旅遊業進入更高層次、更新階段的產物,也是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由於老弱遊客、初次出遊者以及語言障礙等因素的存在,團體旅遊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其規模將會縮小,團體模式也將有所改變。在團體旅遊與散客旅遊的並行發展中,前者會不斷結合散客特點,向後者經營方式的方向作出相應調整,產生介於團體或散客旅遊之間的中間形式,以適應市場的需要。

資料來源:http://baike.baidu.com

3.自助旅遊

人們不經過旅行社,完全由自己安排旅遊行程,按個人意願進行活動的旅遊形式,例如背包旅遊,特點是自由,靈活,豐儉由人,很多人認為自助旅遊是一種省錢的旅遊方式,旅遊內容粗糙,可能會有很多危險,旅館沒有預訂會有不安全的感覺,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其實,如果深入了解自助旅遊特性,會發現自助旅遊是一種相當精致有特色的旅遊形態。自助旅遊使所有的花費都可依自己的喜好來支配,行程可彈性調整,又可深入了解當地民情風俗。自助旅遊絕非玩得多、花得少的旅遊方式,而是一種在同一地方花上較多的時間深入了解該地的特色,接觸當地的人與事,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走自己想走的路。

4.互助旅遊

互助旅遊是網絡催生的一種旅遊模式,以自主、平等、互助為指導思想的一種交友旅遊活動。通俗地說,互助遊就是交朋友去旅遊,使網絡上的人脈關係走向現實世界,強調旅行不該隻是“我路過”,而應該是“我體驗”。互助旅遊將成為當今人們主選的旅遊模式之一,也是科技時代帶給人們的現代社交觀念與快樂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