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名人名文精典集錦(6)(3 / 3)

總之全文雖短,而情節曲折,險象環生,人物個性與心理活動都呼之欲出;而作者的愛憎感情也隨著出神入化的人物描寫溢於言表。文章雖係傳記,卻顯然受到當時流行的傳奇小說的影響,其人物刻畫、細節描寫、情節安排,無不具有很強的故事性。這是柳宗元對傳記文學的一大發展。

阿房宮賦——杜牧

題解

這篇賦是杜牧針對晚唐帝王大修宮室,驕奢淫逸的現實,假借抨擊秦始皇在阿房宮極盡奢侈,最終導致滅亡的故事而諷喻當朝的一篇力作。阿房宮,秦宮殿名,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大興土地,於公元前212年,發戍卒70餘萬人在渭水南麵營造阿房宮,宮未成,而秦國亡。項羽攻入鹹陽,放火焚毀。

原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東西。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譯文

六國君王統治結束,天下便得到了統一。蜀地山林被砍得精光,阿房宮就出現了。它覆蓋地麵三百多裏,遮蔽了天空中的太陽。從驪山北麓修起,向西拐彎,一直通到鹹陽。渭川、樊川的水緩緩流動,流進了宮牆裏麵。五步一座高樓,十步一座高閣。長長的走廊象綢帶一樣回環曲折,屋簷翹聳象鳥嘴伸向高空啄食。各個建築物都順著地勢修建,走廊和宮室的中心相連,簷牙相對如同螭龍的角相互爭鬥。彎彎曲曲,盤旋環繞,好似蜂房,又如水的漩渦一般,高高聳立,不知道有幾千座、幾萬座!長橋橫躺在碧波上麵,天上無雲,怎麼出現了龍?樓閣之間的過道橫在空中,不是雨後天晴,怎麼出現了彩虹?高高低低,迷迷茫茫,叫人分不清南北西東。歌台上響起溫柔的歌聲,使人感到象春光那樣和煦。跳舞的殿堂上舞袖揮動,使人感到寒冷,就象處於淒涼的風雨中。在一天之內,在同一座宮中,可是氣候卻不一樣!

六國的王妃、宮娥、王子皇孫,離開了自己的樓閣,走出了宮殿,坐著車子來到秦國。白天唱歌,夜晚奏樂,成了秦始皇的宮人。明星閃閃發亮,那是宮女們在打開梳妝用的鏡子;綠雲紛亂,那是宮女們早晨在梳發髻;渭河裏漲起一層油膩,那是宮女們潑出的帶有脂粉的洗臉水;煙霧橫斜,那是在焚燒椒蘭;忽然響起驚人的雷聲,那是宮車從門前經過;聽那車行的轆轆聲越去越遠,不知道車子到哪裏去了。每個宮女的肌膚、容貌都非常嬌豔、美麗,她們久久地站立,朝遠處望著,希望得到皇帝的寵愛。其中有三十六年從來未見過的秦始皇的。

燕國、趙國收藏的寶物,韓國、魏國經營的珍品,齊國、楚國的精華,都是經過多少代多少年,從這些國家的人民的手中強取掠奪過來,堆得象山一樣。一旦六國保不住它們,這些寶物便運進了阿房宮。在這裏,寶鼎當做鐵鍋,美玉當做石頭;黃金當做土塊,珍珠當做沙礫。丟得到處都是,秦人見了,也不怎麼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