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已回到趙國,趙王認為他是賢能大夫,出使外國,不被諸侯所侮辱,就任命相如為上大夫。秦國也不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終於不給秦國玉璧。
後來秦國侵伐趙國,攻取了石城。第二年,又攻趙,殺兩萬人。
秦王派使者通知趙王,想與趙王在西河外澠池進行友好會見。趙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議說:“大王不去,就顯得趙國軟弱而且膽怯。”趙王於是就出發,相如隨從。廉頗送到邊境,與趙王決別說:“從王出發日起,計算道路裏程和會見的禮儀結束,再回來,不過三十天。三十天若還不回來,就請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想法。”趙王同意了,於是和秦王在澠池相會。秦王暢飲到高潮的時候,說:“我聽說趙王喜歡音樂,請彈奏瑟吧。”趙王彈奏了瑟。秦國禦史走向前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奏瑟。”藺相如走上前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奏樂,願呈獻盆缶給秦王,請你擊缶互相娛樂。”秦王發怒,不答應。於是藺相如向前進獻缶,便跪下請秦王擊缶。秦王不肯擊缶相如說:“五步之內,我可以把頸血濺灑在你大王身上了。”秦王左右侍衛想要刺殺相如,相如蹬大眼睛大聲嗬叱他們。左右侍衛都嚇倒了。於是秦王很不高興地擊了一下缶。”相如回頭召趙國禦史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國的君臣說:“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送給秦王作為獻禮。”藺相如也說:“請把秦國的鹹陽城送給趙王作為獻禮。”秦王直到酒宴結束,終究不能壓倒趙國。趙國也嚴整兵衛,防備秦國。秦國不敢行動。
澠池之會結束,趙王一行歸國。因為相如功大,授官為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說:“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僅能依靠口舌為功,卻位居我的上麵,況且相如素來是低賤的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揚言說:“我見到相如一定汙辱他。”相如聽說,不肯與廉頗見麵。相如每當上朝時,常稱說有病,不想同廉頗爭位次先後。後來相如外出,望見廉頗,相如掉轉車子回避躲開。於是相如的門客都勸諫說:“我們所以離開親屬投奔來事奉你,隻是因為仰慕你的崇高義氣。現在你和廉頗官位相同,廉頗惡言中傷而你卻害怕躲藏,恐懼得太厲害了,平庸的人尚且以為羞恥,何況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都是無能的人,請求告辭而去!”藺相如再三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與秦王誰強?”門客說:“廉將軍不如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尊嚴,而相如敢在秦廷上叱罵他,羞辱他的群臣,我雖然愚劣,難道就怕廉將軍麼!但我考慮到,強秦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隻是由於有我們兩個人在。現在要先考慮國家的危難而後顧及個人的積怨。”廉頗聽說這些,解衣露膊,背著荊杖,由賓客送到相如門上去請罪,說:“我是鄙賤的人,不如將軍寬大到如此地步!”終於和相如交歡,結為生死之交。……
四年後,趙惠文王去世,兒子趙孝成王繼位。趙孝成王七年,秦軍與趙軍在長平對峙。當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重。趙讓廉頗率軍攻秦,秦幾次擊敗趙軍,趙軍堅壁不戰。秦多次挑戰,廉頗不肯接戰。趙王聽信了秦國的離間。秦國離間的話說:“秦國所擔心畏忌的,僅僅是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做統帥而已。”趙王於是就任命趙括為統帥,代替廉頗。藺相如說:“大王根據趙括的虛名來任用他,就象膠住弦柱鼓瑟一樣,趙括隻會讀他父親留傳下來的兵書,卻不知應變。”趙王不聽,終究以趙括為將。
趙括從少年時學兵法,談論軍事,以為天下人沒有能抵得過他的。曾與其父趙奢談軍事,趙奢駁不倒他,但也不稱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緣故,趙奢說:“用兵打仗,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而趙括卻說得很輕巧。假若趙國不以他為將也就罷了,若一定以他為將,使趙軍失敗的人必定就是他。”等到趙括將要出發的時候,他的母親上書趙王說:“趙括不可為將。”趙王說:“憑什麼?”回答說:“當初我事奉他父親的時候,他父親時常為將,他親自捧著飲食進獻的人數以十計,當朋友看待的數以百計,大王及宗室所賞賜的東西全部送給軍吏大夫。一旦接到命令,就不過問家事。現在趙括剛做了大將,麵向東坐而接見部下,部下沒有敢抬頭看他的,大王所賞賜的金錢布帛,他都帶回來收在家中,而天天注意哪裏有合適的田地房屋,可以買下來。大王以為他哪一點象他父親?父子心思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遣他!”趙王說:“你不要多說了,我已經決定下來了。”趙括的母親便說:“大王一定要派他去,倘若有不稱職的地方,我能不受他株連坐罪嗎?”趙王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