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名書名文精典集錦(30)(2 / 3)

晉國、楚國、齊國、衛國的人聽說這事,都說:“不隻是聶政賢能啊,就是他姐姐也是剛烈的女性。早先假使聶政真正知道他姐姐沒有軟弱容忍的性格,不怕暴露屍骨的難,斷然越過千裏險阻來顯露他的聲名,姐弟共同死在韓國的街市上的話,那麼聶政也未必敢以身許諾嚴仲子。嚴仲子也可說是善於了解人並能得到有誌之士了!”

聶政之後二百二十多年,秦國有關於荊軻的事跡。

荊軻,是衛國人。他的先世是齊國人,遷居到衛國,衛國人叫他慶卿。後來到了燕國,燕國人叫他荊卿。

荊卿喜愛讀書和擊劍,以擊劍術遊說衛元君,衛元君不任用。此後秦國攻打魏國,設置東郡,把衛元君的支屬遷移到野王地方。

荊軻曾經出遊經過榆次,和蓋聶討論劍術。蓋聶發怒而用眼晴瞪他,荊軻便離去了。有人勸蓋聶再召回荊軻,蓋聶說:“起先我和他討論劍術,有看法不同的地方,我對他瞪眼睛。去試試看,本來他應當離去,不敢留在這裏。”派人前去荊軻寄居的主人家,荊軻已經駕車離開榆次了。使者回來報告,蓋聶說:“肯定離開了,我早先的眼光把他鎮攝住了。”

荊軻出遊到邯鄲,魯國句踐和荊軻賭博,較量輸贏,魯句踐氣憤得大聲嗬斥他,荊軻不聲不響地逃走了,此後不再見麵。

荊軻到了燕國,喜歡燕國以殺狗為業和擅長敲築的人高漸離。荊軻喜歡喝酒,每天和殺狗的屠夫及高漸離在燕國的街市上喝酒,飲到酣暢以後,高漸離擊築,荊軻在市中和著節拍歌唱,互相為樂。然後相對而泣,旁若無人。荊軻雖然和酒徒交遊,但他的為人卻是穩重沉著而且喜歡讀書;他出遊諸侯國,都跟當地的賢達豪傑有名望的人結交。他到了燕國,燕國的隱士田光先生也待他很好,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過了不久,恰逢燕國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逃亡回到燕國。燕國太子丹,過去曾在趙國做過人質,秦王政出生在趙國,他年幼時和太子丹交好。等到嬴政被立為秦王,而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秦王嬴政對太子丹不友好,因此太子丹怨恨而逃回燕國。回國後尋求向秦王報仇的人,國家弱小,力不從心。此後秦國時常出兵崤山以東討伐齊國、楚國、三晉,逐漸蠶食諸侯國,將要到達燕國。燕國的君臣都驚恐大禍臨頭。太子丹很憂慮,詢問他的師傅鞠武。鞠武回答說:“秦國的領土遍及天下,威脅韓氏、魏氏、趙氏,它的北麵有堅固的甘泉山、穀口隘,南麵有肥沃的涇河、渭水流域,擁有巴郡、漢中郡那樣富饒的地方,西麵有隴山、蜀山那樣的高山峻嶺,東麵有函穀關、崤山那樣的險要地帶,百姓眾多而士卒勇猛,軍備充裕。一旦有向外擴張的意圖,那麼長城以南、易水以北的地帶,就沒有安定之日了。何苦因被欺淩的怨恨,便要去觸犯他激怒他呢!”太子丹說:“那麼該走什麼路呢?”鞠武回答說:“請再仔細想想!”

過了一些時候,秦國將領樊於期得罪秦王,逃到燕國,太子丹接納並留他住了下來。鞠武進諫說:“不可以!因為秦王的暴虐,已把怨恨累積在燕國,夠使我們寒心的了,又何況聽說樊將軍藏身在這裏呢!這是‘把肉拋擲在餓虎過往的路上’啊,禍害一定不能挽救了!即使有管仲、晏子這樣的賢人也不能替你出主意了。希望太子你趕快遣送樊將軍到匈奴以便消除別人的口實。請向西聯絡三晉,向南聯合齊國、楚國,北與匈奴單於講和,然後才可以謀劃對付秦國的辦法。”太子說:“老師的計策,實行起來,曠日持久,我心裏煩亂,恐怕不能再等片刻了。況且不僅如此,樊將軍在世間遭受窮困,逃命到我這裏來,我終不能因為受強秦的脅迫而拋棄哀愁可憐的朋友,把樊將軍送到匈奴,這種事情我生命終結之前不會做的。希望老師重新考慮!”鞠武說:“你行危險的事而想求得安全,製造禍患而尋求得福,計謀短淺而結怨很深,連結一個人將來的交誼,不顧及國家的大害,這就是所謂‘加深仇怨而助長禍患’了。把鴻毛放在爐火上燒烤,必然無濟於事。況且如雕鳥鷙禽那樣凶猛的秦國,發泄它怨恨粗暴的怒火,難道不是不言而喻的嗎?燕國有位田光先生,他為人智謀深遠而勇敢沉著,可以和他謀劃。”太子說:“希望通過老師得以與田先生交往,可以嗎?”鞠武說:“遵命。”說完就出去會見田先生,說道:“太子希望與田先生商討國家大事。”田光說:“敬請指教。”於是前往太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