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鬥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裏。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裏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鬥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鬥,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譯文
沛公駐軍霸上,未能與項羽見麵,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沛公想在關中稱王,用子嬰為宰相,珍貴的寶物全為他所占有。”項羽大怒說:“明天好好地犒勞士兵一頓,準備擊敗沛公的軍隊!”在那時,項羽有士兵四十萬,駐紮在新豐的鴻門;沛公有士兵十萬,駐紮在霸上。範增勸告項羽說:“沛公在山東時,貪圖財物,喜愛美女;現在進了關中,一點財物也不要,一個婦女也不親近,這說明他的誌向不小。我派人觀望他那邊的雲氣,都變幻成龍虎的形狀,現出五彩,這是天子的瑞氣啊。趕快進攻,不要失去機會!”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平常和留侯張良很要好。張良這時跟著沛公。項伯就在夜間迅速地趕到沛公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完全告訴了他,想叫張良跟他一同離開,說:“不跟我走,就和沛公一塊死啦!”張良說:“我替韓王來送沛公,沛公現在有了危難,逃走不仗義,不能不告訴他。”
張良就進到裏邊,把情況全部告訴了沛公。沛公大吃一驚說:“這怎麼辦呢?”張良說:“誰給大王獻這個計策的?”沛公說:“有個小人勸我說:‘守住函穀關,不要讓諸侯進來,整個秦地都可以由你統轄了。’所以聽信了他的話。”張良又問:“估計大王的軍隊能夠抵擋項王嗎?”沛公沉默了一會兒,說:“當然不如他呀!那將怎麼辦呢?”張良說:“請您去告訴項伯,就說沛公是不敢背叛項王的。”沛公問:“您怎麼跟項伯有交情?”張良說:“秦朝的時候項伯和我有往來,項伯殺了人,我救活了他。現在事情緊急,所以他就來告訴了我。”沛公又問:“他和你的年齡誰小誰大?”張良說:“他比我大。”沛公說:“你替我把他請進來,我可以用對兄長的態度對待他。”張良出去邀請項伯。項伯就進來與沛公相見。沛公奉上一杯酒為項伯恭祝健康,相約結為兒女親家。說:“我進入關中,一點點的財物都不敢取用,登記了官民戶籍,封上了府庫,等待將軍到來。所以派將領把守關口,雖為了防備其他盜賊出入和發生意外的事情啊。日夜盼望將軍到來,那裏敢反叛呢?希望您把我的話全部告訴將軍,我是不敢背信棄義的。”項伯答應了,並對沛公說:“明天不可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道歉。”沛公說:“是。”於是項伯又連夜離開,回到軍營,把沛公的話完全告訴了項王。並且說:“沛公不先打進關中,您怎麼進關呢?現在人家有了大功,反而要進攻人家,這是不合乎道義的。不如趁此好好對待他。”項王答應了。
沛公第二天帶領一百多人馬來見項王,到了鴻門,向項王謝罪說:“我跟將軍合力攻秦,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可是自己沒有料想到能先入關攻破秦國,在這裏又能和將軍相見。現在由於壞人的讒言,使將軍和我有了隔閡。”項王說:“這是您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的話,我怎麼會這樣呢?”項王當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塊飲酒。項王、項伯麵向東坐;亞父麵向南坐——亞父就是範增;沛公麵向北坐;張良麵向西坐著陪侍。
在宴會上,範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並三次舉起身上所佩帶的玉塊向項王示意,項王卻默默地沒有反應。範增起身,出去呼喚項莊,對他說:“君王為人心腸太軟。你快進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請求舞劍,借機在座席上把沛公殺死。否則,你們都將被劉邦所俘虜!”項莊就進去敬酒。敬酒完畢,說:“君王與沛公飲酒,軍中沒有可以娛樂的,請讓我舞劍吧。”項王說:“好。”項莊拔出寶劍舞了起來。項伯也拔劍舞了起來,常常用身體掩護沛公。項莊沒有辦法刺殺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