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1 / 2)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心是惡源”:是說第六意識心是萬惡之源,是一個染汙不淨的妄識心。都是由貪瞋癡三毒生起的。一切善惡業,都是由此而生發的心。然而,凡夫迷惑,隻取妄想、分別、緣慮為心,不辨善惡。造諸罪業。

佛法把心分為真心和妄心,真心是我們本來已經具足的覺性,妄心是凡夫的虛妄之心。古時候有位大德,寫了一首關於“心”字寫法和寓意的偈子:

三點如星列,橫勾似月斜。

披毛從此得,成佛亦由它。

“三點如星列,橫勾似月斜”,這兩句說明心字的寫法。

“披毛從此得,成佛亦由它”,披毛戴角是佛教的一句成語。飛禽走獸如雞鴨、牛羊,它們是披毛、戴角的,因為它們心生惡念,造了三惡道的因,必然感得三惡道的果報。但是,要是我們人行善積德,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用功修持乃至成佛,也是由這個“心”決定的。

“心是惡源”的這個心,是虛妄之心,是“披毛從此得”的原因。比如說我們要做一件壞事,要殺生,心一定先起殺念。殺生最初的一念,在於心,所以說心是罪魁禍首。不單是殺生這樣,我們要偷盜,乃至於邪淫、妄語,也都是從心生起的最初一念所造成的,所以說心是惡源,是罪惡的發源地。

《佛遺教經》中,也有經文形容心的罪惡:“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製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五根: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是屬從,最主要的是第六意識心在作主,心才是罪魁禍首,所以“擒賊先擒王”。

“是故汝等,當好製心”,這是釋迦牟尼佛教誡弟子的話,意思是說,你們應當好好製服這顆妄心。為什麼?這顆心心太可怕了。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雖然舉了這許多的譬喻,還不足以來比喻我們這顆心的可怕,心的可怕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這些比喻所提及的。心如賊首毒蛇,時時劫取我們的功德法財,我們的貪嗔癡三毒之心難以息滅,養虎為患,造業感果,墮三惡道,不得不慎!

我們看了《佛遺教經》這幾句話,就知道心是罪惡的源頭。

“形為罪藪”,形,是我們的形體,心住在裏麵,身形是外殼。藪,本來是很多亂草生在一堆,聚集在一起叫藪,這裏形容我們的這個身體,因為我們的身體本來也就是累劫以來所造有漏之因的果報。再妄執四大假和為身,所以造惡作惡難以計數,這些都是從妄心、假身所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