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五陰無我(2 / 2)

我們這個世界,總是有戰火紛爭、****,人與人之間糾紛不止,就是為了一己之假我在循聲逐色、作祟。看“我”字的造字,從手從戈,寓意手中拿著幹戈,就容易起紛爭了。

所以我們要能夠常隨佛學,了解無我的道理,知道我們人生是無常苦空的,沒有一個實在的我存在。這樣,才能夠自在,看破放下。

人造業受報緣生所集的色身,即五陰之我。色受想行識的五陰(五蘊)迷聲逐色,遮蓋了我們一塵不染的本來麵目,即真如佛性,眾生之所以沉淪苦海、輪回六道,就因為執著五陰之假我為實。我們如不徹底照空這虛妄的五陰之身,真如佛性之我又怎麼能顯現呢?

我最近在寺院看到一副對聯:無人無我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

大意是,我們真的能夠不生人我的分別之心,做到“無人無我”相,才能夠觀自在。反之,執著於一己我,就有了分別取舍之心,就有了你爭我鬥,人的整個心思就容易在人我是非中糾纏不清,這樣,就不得自在了。

《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於“色”“聲”這些事物的空幻之相而去求取如來法身,正如《心經》上已經開示說“無色身香味觸法”。如來法身的究竟是佛法,不生不滅。所以,“非空非色見如來”。

即使學佛多年,如果沒有真正了知五陰無我,還是會被世間的一切假相所迷惑。

鎮江金山寺至今還留有一件鎮寺之寶:蘇東坡的玉帶。就是因為與佛印禪師調侃禪機而輸掉的。

話說北宋時,一個豔陽高照的吉祥日,佛印禪師正在金山寺開壇講經,道場內外信眾雲集,被圍得水泄不通。大學士蘇東坡居士也聞訊趕來,但是趕到法堂時,現場已座無虛席,沒有空位了。這時禪師高坐在法座上,一眼望見蘇東坡,就對他打著禪風機語說道:

“此間無學士坐處!”

蘇東坡也是一個學佛參禪多年的人,聽了以後回話道:

“何不暫借禪師的四大之身為座?”

“學士!你既要老僧四大之身為座,老僧有個問題,你若答得出,即將老僧之軀給你坐;你若答不出,就請將玉帶解下,留在寶山永鎮山門?”

“好的!好的!請法師問吧?”

“佛法講四大本空,五陰無我,請問學士以何為座?”

若蘇東坡答:“以假我之身坐本空之座,守得心光如鏡,聽師拂拭!”也可。

但是,滿腹經綸的大學士蘇東坡,給佛印禪師這麼一問,愣住了,僵持在眾目睽睽之下,啞口無言。佛印禪師喚侍者直取蘇東坡腰間玉帶。

原因是蘇東坡還沒有了卻一個“我”,他的問話“何不暫借禪師的四大之身為座?”隻是出於一種貢高我慢之心,想與禪師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比高下,可惜還是放不開一個我執,還未透脫世間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