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繭都記事
再就業,是在患病的第二年的秋季。我去蠶繭站做儀檢工。
那天,聽到鎮廣播站播報的繭絲綢公司關於招聘儀檢工的消息,要求要高中生。我心頭一亮,忽然覺得如此親切,家鄉人民還惦記著有個高中生大病初愈,正想找個工作幹幹的,我欣喜得很,回來和家人說,同意我去試試。說反正又不是賣體力的活,得病已經靜養了快一年了,目前雖然我偶爾覺得不適,但是這份欣喜若狂的心態早已經把那些病痛難受的過往衝得煙消雲散,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我更加期盼著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來改變我病中鬱鬱不安的心態。
一早,我按照廣播中指定的地點,騎著自行車,帶著我的身份證和高中畢業大紅證書,一路摸索著找到鎮繭絲綢公司的辦公地點。我去的時候,小小的辦公室裏裏外外已經滿是來報名的年輕人,一個戴著厚厚的玻璃瓶底似的近視眼鏡的負責人接待著我們,他矮矮胖胖的,淺絳紅色的臉上冒出粗壯的絡腮胡子上,黑黑的一根根,讓人覺得很紮實,像鋼刷子似的。但是,他玻璃鏡片後透出的目光是機敏而溫和的。他為我們認真地檢查著證件和一一作了登記。
還臨時為我們開了一個小會,說這次是應鎮繭絲綢公司下屬的蠶繭收購站點秋繭收購的需要,而決定招收儀檢員的。需要的人多的,全鎮有四十多個收購站點,不要擔心,合符條件的都會被錄用。錄用之後,會按照身份證的信息,就近分配到屬地附近的站點工作。在錄用之前,要進行簡單的考察和培訓。會有專人負責,時間和地點安排,會另行通知。
小小的辦公室,嘈雜的氛圍,立即安靜下來。矮胖的眼鏡主任認真地和我們交待著一些我們關心的問題。這個辦公地點,在老街的郊外東側,一處比較偏僻的城鄉邊緣地帶,就是菜農經營的蔬菜供應基地上。是個兩層的,上下七八間的小辦公樓,牆體也斑斑駁駁,顯然已經很舊了;裏麵的辦公設備也比較簡陋,印象中,那個眼鏡副主任的辦公桌,是黃色的,麵前的桌麵和桌腳的黃漆已經被磨光。我眼前的都是生麵孔,沒有遇見一個認識的人。
隨後的幾天,我留心鎮廣播的通知,在第三天的一早,知道自己被錄用了,被就近安排在我家村上的寶塔蠶繭收購站,並由公司的專職儀檢員就地進行了簡單的培訓操作。
儀檢,就是利用儀器來檢查蠶繭的質量,主要是檢測單位質量的蠶繭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並在蠶繭收購中,以此來作為評判蠶繭價格的主要依據。
具體就是,由蠶繭收購人員從蠶農出售的蠶繭中先抽出一個樣品,大概兩斤左右。然後,通過地上的一個小地窗,推到我們儀檢室主任的手下。主任會彎下腰去,再進行取樣,樣品裝在專用的樣品紙袋裏;這個樣品的質量大致是一定的,蠶繭的毛重,即包括蠶蛹和繭殼兩部分的質量合成的。到我們儀檢員這道工序主要是測出繭殼的含水量,用蠶繭專用儀檢儀來檢測。具體操作就是把蠶繭殼送到儀檢儀裏麵去密封、加熱烘幹,注意讀出儀表上相對平衡時段的指針數據;在指針數據減少的時候,證明蠶繭的水分在蒸發;在指針相對平衡和靜止時,證明蠶繭的水分基本被烘幹了,這個時段的數據是我們需要記錄的,我們主要負責采集這個數據。
意外的是,假如儀表的指針由相對靜止時段,忽然偏向,繼而減少,那麼蠶繭就在儀器烤箱裏,被開始燒焦了,已經失去了有效數據的采集時效,這是我們在工作中要特別注意的;出現這種情況,最多隻能回憶記錄有效數據,但是卻失去了原始樣品的有效性,是一次性樣品檢測不可彌補的失誤;乃至於誤讀了指針讀數造成人為誤檢,是無效的檢測。
化蛹的多少,直接影響到蠶繭水分的多少。化蛹的蠶繭,明顯水分揮發較多;沒有化蛹的蠶繭,說明,成繭的時間還是很短的,不合格。這個在儀檢時,會得到科學的數據。避免了收購方單憑人為檢測的經驗定價而引起蠶農的不滿。
這樣,蠶繭空殼的淨重,完全依據儀器的檢測,而得出的科學依據,在評定蠶繭價格上,減少了許多偏差和誤判;以優質優價為準則,直接保護了蠶農的經濟利益,有力地化解了不必要的社會矛盾和經濟紛爭。無疑是鎮繭絲綢公司的英明決策和明智之舉。
可是,事在人為,意外的事情,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我們的儀檢室,是封閉式管理的。隻有地上一個小地窗,是送檢樣品進出的,與外間大廳堂聯係。小地窗隻有一個小籃子那麼樣的大小,就是現在一般辦公室用的塑料垃圾藍,用它來取樣,裝樣繭。地窗裏口,靠牆垂直放著一張辦公桌,上麵有一個電子秤,坐著我們的儀檢室主任,小地窗就在他的右側,手下,需要彎腰接送樣品。儀檢室窗子也是封閉的,拉著窗欞,裏外聽不到聲音的。
外間有近數百個人,負責大牆外邊幾十個收購槽窗,接待出售蠶繭的蠶農,取蠶繭樣品。鬧哄哄的。
我們的儀檢室可是定價的總司令部。決定著蠶農的收入,這些蠶繭浸透了勞動人民多少汗水啊。我在家的時候,忙過,我和我母親說,我寧可不要這些錢;我母親說,種地打糧的農民,能從地裏苦出錢來,就算是天大的福了,還敢不要,拚死拚活也得忙活。其他哪裏有活路?哎。
我晚上很晚下班回家,上班前,我匆匆忙忙吃早飯的時候,父親商量著和我說,怎麼能照顧到我家的蠶繭賣個好價錢。
我對於,蠶繭檢測的這一套流程還是心中有數的。
我仔細想了個究竟。
我說,你盡量趕在前幾天賣。
因為前期的價格一般定得較高,目的是為了搶收,怕本地蠶繭外流。有的蠶農到外鎮和臨近的縣城收購點去出售蠶繭,為這個,各個收購站還出動了內部糾察隊,聘用人員,在通往外邊的交通要道設卡,圍追堵截。由此,引起的關於蠶農和本鎮蠶繭收購是否壟斷的爭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是否有權利對自己經營的承包地裏的商品,自由選擇、公平競價出售?所以,在市場這個大的社會背景下,跨地域不正當競爭,地方保護主義,引發的事端和意外,也算是層出不窮。不再贅述。
家裏哪天賣蠶繭,我總歸知道的,我早出晚歸;也要幫助家裏趕在夜裏摘繭。我和父親說,開票了,你在窗口敲三下,我坐在靠近窗口的儀檢台,能聽得到。然後把發票號碼給我看一下。
因為我們儀檢室的主任送樣給我們的時候,上麵也附帶發票的。
那天,我找著了我家的樣繭,拿來我自己檢測;儀檢室的主任不知道的。我必須保證這個樣繭檢測數據的科學性,數據必須準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