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第一份工作(3 / 3)

橋基是用磚石壘砌成的。大青石,一塊塊長方形的,層層壘就,鎮上的老人們說,石縫間是用糯米漿粘合鑄就的,風風雨雨千年不垮,至今石縫間黛色的粘痕還清晰可辨。橋拱上的轉,有史學家考證說是明代的。傳說,當年朱元璋為了蕩除江南張士誠的餘寇,曾經輾轉到此,炸橋圍追負隅頑抗的死敵,並以此祭橋。後定都南京,洪武大帝在南京紫金山下詔告天下前,曾經再次來此重修此橋,正式改名為永定橋。至今,洪武帝的禦筆仍然鑲嵌在橋南側的明磚間。老人們都說,這是安鎮禦寶。之所以,鄰鎮千餘年間風調雨順,災害不侵,都是洪武大帝的威德。還有人說,朱元璋在兵荒馬亂起兵前,曾經從安徽鳳陽的皇覺寺一路化緣,輾轉至此。總之,這座永定橋,與朱文武有不解之緣。

紅梅的溫柔的氣質,像甜甜的空氣,滋養著我的寂寞和不安。高中的生活轉眼即逝,能再見麵的同學真是少之又少。我們在那個片刻,在曆史風雲變幻莫測的一隅,能求得片刻的安慰,也算是永載記憶,而曆久彌新,至今仍然閃現出來,以文字勾劃出幻海沉浮的片段。兩個人影,在時光的隧道口。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這是紅梅給我的留言中所感歎的。而對於短暫的人生,一切不都是在稍縱即逝?如此豐富多彩的稍縱即逝,才成就了我們對於生活的感恩和珍惜。佛教以緣分來闡釋一切世間現象,而對於緣分本身的來源,卻不加言明;正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短暫,應該惜時如金,佛教我們不要浪費寶貴的光陰在無關緊要處去空耗。要著眼和把握當下,眼前,就永遠沒有後悔。常懷善心善行,慈悲喜舍,那麼我們的人生,必將在培植充實而美好的善緣善果。

世間如此美好而驚奇。世界如此之大,為何我們相識?

三十多年後,我們再次以文字結緣。此時此刻,您是否腦海裏也閃現出一個笑容和溫暖善意的目光。在某處巷口,田間,車站,碼頭,時光的列車在我們的耳畔,不時匆匆走過,如煙如雲,呼吸和心跳的瞬間,我們不要錯失每一個思緒的起落。

偶爾QQ或者微信裏,跳出多年不見的聲音和文字,恍如隔世;從三十年前的手指下發出,在手機的另一端,我們難道不覺得驚喜和好奇,感恩和祝福?生活如此美好,世界如此之大,繽紛多姿,成就了七彩的人生和四季的風風雨雨,鶯歌燕舞。

那個抱怨“為何生在帝王家的”的皇帝,到臨死前也沒有明白;抒發“百年世事三更夢,萬裏乾坤一局棋”順治以空門為向往卻沒有福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大唐王朝的詩人劉禹錫早已經在時光的另一頭,向我們遙想吟詠,感歎世事無常多變。而佛家主張以不變應萬變,以靜製動。“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的境界如此美好,山環水複,處處好風景,日日是好日,我們又何必於有限的人生,和自己過不去?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讓心如明鏡,光鮮耀眼,不再迷惑。

知足常樂,一個微笑可以照亮我們一生的行程;一次偶遇,可以成為我們永不消逝的幻影,如電影,閉目即來,睜睛即去,如閃電可以覺醒我們迷茫的人生,時光在匆匆走過。誰不希望有一個如閃電般耀眼的人生軌跡,可以照亮自己,也無私地奉獻給他人。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善加珍惜,常行精進?

灰暗的人生,需要閃電的轟鳴。

一座橋,如虹,一座雲端的橋。一個片段的故事,晶瑩剔透,在時光的長河中早已化著花香鳥語,天高雲淡。橋上下,人來人往,帆帆影影。

望斷南飛雁,你的笑,鏡片,連著我的心,飛上藍天,無邊無際。

滋養著我,讓我感恩這世界。

如此清淨,如畫,靜美,我是畫中的鮮活的靈魂。

在此,訴說。

豔陽天。

一次偶遇,那座古鎮,老牆斑斑駁駁。或已,樓影婆娑。

燕子穿牆而過,春燕剪柳,春光明媚。

你無處不在。

永遠活在十八歲的那個午後。

擱淺的故事,早已經長出了參天大樹,讓心鮮綠一片。

生命之樹長青,有鶯飛草長。

地球村上,“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借問酒家何處是,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