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人行永定橋(1 / 2)

第三節:人行永定橋

轉眼入秋了,幾場秋雨,淅淅瀝瀝過後,廠外邊的路上留下了不少小水坑,太陽出來時,會映照出片片白雲藍天的行蹤。棒冰廠的客戶由漸漸稀少到最後幾乎絕跡了。臨時招來的附近的工人也不再來上班了。

廠長和我說,不要再開票了,把工資結算給我了。那時是一個月六十元錢,我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對於我來說,是人生的第一筆收入。我還在為有幾天請假,還有就是偶爾有幾次開票的現金對不上賬目,而暗自慶幸廠長的仁慈,沒有扣我的工資而悄悄自喜。三個月,給了我二百塊,還多給了二十元,算是法外開恩了。無疑我是高興的。

我習慣於看書,空閑下來幾乎手不離書,我有閱讀的癖好,沉迷於文字之中而自得其樂,也可以免去好多現實世界的煩惱。我喜歡靜心,而遊離於文字的世界。讓文字走進心靈,在靜中對話。所以,我來廠幾天後,就從家裏帶來了一個小木箱,裏麵就隻能放三五本書。關於文學的,如莫迫桑的,他的小說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描寫也富於個性,我喜歡看。我尤其喜歡三毛的散文,那完全沉醉於自身心靈世界的告白,讓人可以完全忘卻一己的煩惱,讓心靈去撒哈拉沙漠旅行。三毛的那個愛情故事,為什麼會如此迷幻而神奇,這是個迷宮,是完全忘情的投入所致。撒哈拉是個荒無人煙的沙漠,在那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去進行愛情,遠離了世俗世界的繁瑣,可以讓人全身心投入;撒哈拉沙漠又是個難以活命的地方,缺水少食,這樣的環境,正如愛情本身,是饑渴和玩命的,是生死攸關的情感之旅,也可以讓人舍生忘死地愛。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感情世界的奇幻解脫妙境。把感情世界安頓在荒無人煙之處,是對生命極限和極致的追尋和探索,是美的圖騰。三毛在文學和人生藝術追求上,表現在她的散文和小說的文學作品中,這一開拓性的探索,無疑是成功的。

可是三毛還是如她的作品一樣,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同樣留給了人們一聲驚訝!她選擇了背離世界,斬絕生命。這也是一種不值得提倡的生死的抉擇方式,自殺。誰都有選擇一己生死的權利,但是,既然有勇氣去死,為什麼不選擇生?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比選擇死亡更需要勇氣和絕斷?死都不怕,你都敢去自己了結,為什麼你不能為更多的人去好好地生存,而活下去?

說到底,還是不要為一己而活;是過分執著於好多身外之物,放不下,而自喪其命。

好多身外之物,是本來可以沒有的。過最簡單的生活,我們反而更加容易滿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