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肩負曆史責任與追求生命本真方麵,新時期的一些重要標誌性作品達到了新的水平。其中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是《白鹿原》。我以為,《白鹿原》許多方麵界碑式的意義已被人們所認識和充分肯定,但在融通文學肩負曆史責任與追求生命本真方麵的意義和價值,還沒有被深刻認識,需要站在更宏闊的文學史背景上去理解。
作為新時期以來最重要的小說之一,《白鹿原》是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與特質和現代曆史思考最深、最具有宏觀視野和思想高度的作品,它所體現出的新的文學價值觀,新的文學價值創造意識,以及作品的社會價值實現,都具有代表性。它仍然具有詩史品格、巨大規模和恢宏藝術架構,融進了意識到的曆史內容並具有較大的思想深度。但在這同時,它對人的生命本真的表現,對於生命體驗和人性複雜性的深刻表現同樣達到了空前的水平。不同於以前的同類題材作品在將人與曆史聯係的時候又將人降為次要地位,為了證明曆史必然性而忽略對人的生命本真的表現,或者離開曆史現實表現抽象。《白鹿原》在將二者融通方麵已與“十七年”文學甚至80年代前期現實主義作品拉開了很大距離。開闊遼遠的視野,豐富的文化意蘊的融入,動人心弦的人物命運的敘述,對民族秘史的重新藝術解釋,成為中國新文學誕生以來關於人與曆史關係敘事中的重要坐標。作者陳忠實顯然既對農業文明基礎上中國傳統儒家與道家文化特點及其在現代的命運有很深的思考,同時對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也有充分的體驗和理解。作品通過白家、鹿家等家族及其成員在現代曆史變革中的命運的描寫,表現出對家族製度、政治革命、人生態度、文化衝突乃至人性等複雜問題的反思,其中深刻地揭示出政治革命對傳統文化價值造成極大而深刻的衝擊,同時又對人的生命狀態和生命體驗造成空前的震撼。作品以人與現代曆史和文化精神構成內在結構及其衝突,決定了《白鹿原》在藝術地闡釋中國文化價值係統方麵獨特的意義。它以真正意義上的“文學的”特性對文化精神的價值問題進行具體地、深度地思考和藝術表現,以前所未有的豐滿與深刻,把中國現當代社會文化價值重建的問題提出並進行了具有深度的探索。它的重要性不在做出的結論正確與否,而在於它真正地顯示出文學在介入社會文化價值重建中的不可替代的特性,通過典型人物的塑造,把全部矛盾性昭示出來。在這一點上,《白鹿原》也是一個經典。陳忠實的深刻和傑出,他所具有的對曆史文化理解的穿透力,是屬於個人的,同時又是屬於這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結構的轉型、包括文學自身轉型,為他提供了對曆史文化重新思考和藝術表達的要求和可能、空間和基礎;而這些也正是作為精神價值創造者的文學家的用武之地,其突破和困惑都與這個時代的社會文化相關,對人的精神行為和曆史的過程評價也與時代的價值觀念密切相關。介入社會文化價值體係重建也許並不是《白鹿原》作者的初衷與明確意識,但其客觀效果卻昭示出:文學介入社會價值重建並不是要圖解曆史、哲學、政治、倫理、宗教、文化等具體問題,而是要對存在和滲透在我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這些問題進行感性的、形象的、具體的揭示,不是要開藥方,而是要藝術地呈現和“敞開”。在社會價值係統中,文學所涉及的價值問題,既表現為文學對社會曆史本身所作的藝術解釋及其體現的價值取向,也更多地表現為文學在對情感問題、道德問題以及人的生命過程中精神、心理問題與人構成的價值關係的藝術表現和探索,對人的知、情、意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人類精神家園的建立提供新的資源,對社會文化發揮或整合或解構的特殊作用。《白鹿原》為文學在新的曆史起點和認識水平上,尋求走出傳統兩大文學思潮對峙與循環的怪圈,達到了“融通”找到了新的路徑,提供了極富意義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