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記住你這話了,將門。”
“可我會忘掉的。”
“忘掉?”
“縱然會忘掉,既然是命運,我想,結果仍不會改變吧?”
“嗯。”
“既然如此,忘掉又有什麼不可以?”
“倒是在理。”
二人再次放聲笑起來。
風從京城方向吹來,掠過廣漠的山麓,二人的頭發迎風飄舞。仿佛身上的薄汗和彼此的聲音也被送到了天上。
“真舒服。”
二人再次笑了。
寬平三年,淨藏降臨人世,為三善清行第八子。其母是嵯峨天皇的孫女。
某日,其母做了一個夢。有天人從空而降,進入她懷中,於是就懷上了淨藏。
及至二三歲,性甚聰慧。
《拾遺往生傳》中如此記載。
淨藏兩三歲時就非常聰慧,異於常人。四歲時可讀千字文,七歲便喜好出入寺院。
其父清行是精通陰陽秘術之人,一日,為試探淨藏,對他說道:“你在這裏展示一下靈性給我看看。”
時值正月,正是院子裏白梅開始綻放的時節。淨藏雖然是個孩童,卻已經學會使術,便用護法童子折斷了白梅花枝。
“好不容易開放的梅花,你竟……”清行大怒,自此再沒試過兒子的能力。
後來,淨藏對熊野和金峰山的靈窟神洞產生了濃厚興趣,經常前去,最後再也沒有他不曾涉足的聖地了。
十二歲時,淨藏上叡山,受戒成為玄昭的弟子。也是在十二歲時,淨藏遇上禪定法皇—宇多天皇巡幸,借此機緣將宇多天皇收為佛門弟子。
在叡山,除了玄昭,淨藏還跟大慧學習悉曇①。
菅原道真的怨靈出現時,曾附體於藤原時平。施行咒法降服道真的便是淨藏。據說,咒法之下,時平耳朵裏各爬出一條青龍。
延喜十八年,淨藏參拜熊野時做了個夢,夢見父親清行死去,於是慌忙返回京城,可父親已在五日前病逝。
“連臨別的話都沒說……”淨藏於是掐訣念咒,結果清行蘇醒過來。父子二人作了訣別,清行將遺囑和身邊的瑣事都交代給淨藏,七日後才再次死去。
還有一件。南院親王亡故時,也是由淨藏施火界咒使其複生。親王也是處理完身後事,於四日後再次死去。
還有,朱雀天皇大病,在淨藏的加持護佑下痊愈。“隻是明年定會有火災發生。”淨藏如此說道。次年果然發生了火災,柏梁殿被焚毀。
淨藏曾多次預言天災人禍,悉數言中。
天曆年間,淨藏進入八阪寺。
“這塔怎麼傾斜了。”淨藏問道。八阪寺的塔傾向乾位,眼看就要倒掉。
“不錯。大概在六年前,這塔就開始傾斜,一年比一年厲害。就是倒了也不奇怪。”寺中人說。
“好機會,那就由我來扶正吧。”
“求之不得。那麼,需要我們準備工具和人力嗎?”
“都不需要。”淨藏說道。隻見他在院中踱著步,撿起一根小樹枝,就地坐下,將樹枝筆直插在地麵上,念誦一陣咒語。
“好了,行了。”淨藏說罷站起身來,徑直回自己房間睡去。
入夜,忽有微風從乾位吹來,吹了整整一夜,竟把那斜塔吹回了原貌,筆直挺立了。次日清晨,人們看到筆直挺拔的塔,全都驚歎不已。
還有一夜,十數名強盜闖入八阪寺。淨藏毫不慌亂,衝強盜大喝一聲。頓時,強盜們如木頭般一個個僵在那裏,動彈不得。
“不用管他們。”吩咐完,淨藏便自睡去。
次日清晨,淨藏方放開強盜,強盜們俯首帖耳拜倒在他麵前,連連懺悔,然後離去。
再有一日,空也上人在六波羅蜜寺供養金字的《大般若經》,淨藏位列名德之座。許多托缽僧和比丘彙集而來,有數百之多。淨藏舉目遠望,看見一名比丘,大吃一驚。
“把那名比丘帶過來。”
淨藏將那名比丘請至上席,給他一缽米飯。比丘一語未發,將米飯吃掉。再給他一碗,再次吃掉,依舊是一語不發。
比丘離去後,寺中人一看缽中,本已被比丘吃光的米飯竟顆粒無少。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寺人問道。
“他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淨藏若無其事地答道。寺人唏噓不已。
凡顯密、悉曇、管弦、天文、易道、卜筮、教化、醫道、修驗、陀羅尼、音曲、文章、藝能,悉拔萃。
《拾遺往生傳》中如此記載。
淨藏是一個天才。
晴明與博雅登上石階。剛剛萌芽的嫩葉在二人頭頂舒展。嫩葉間透下點點陽光,在石階上形成一串串光斑。
晴明與博雅踏著陽光,拾級而上。二人將牛車停在山下,讓隨從在那裏等候,登上此處。前方便是山門,上懸一塊匾額“雲居寺”。
“可是,晴明,我們忽然造訪,也不知淨藏法師在不在啊?”博雅一麵踏著石階,一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