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瑤是好孩子,就會原諒犯了錯誤但認錯的醜醜,醜醜已經向瑤瑤作揖打躬賠不是了。瑤瑤就能夠原諒醜醜,對不對?”
瑤瑤噘起小嘴,又點了點頭。
“好了,瑤瑤原諒醜醜了,就不會再哭了。姆媽來替瑤瑤包包上點藥。”
娟子暗暗向群山吐了一下舌頭,佩服奶奶的教育方法。奶奶一再說,對女孩子也要從小引導去掉驕嬌二氣,養成嚴格對己,寬容對人的品格。
這件事,瑤瑤記了一輩子,三歲時自己編了個小故事:《醜醜與瑤瑤》,就是有聲有色地講這件事。
瑤瑤真的完全原諒了醜醜,每次都要去看它,跟它玩:“醜醜翻跟頭”,醜醜立馬翻個不停;“醜醜敬禮”,醜醜馬上又敬禮又打揖。每次瑤瑤要走了,醜醜都加緊表演留瑤瑤多呆一會兒。
兩歲半,經暉暉奶奶介紹,瑤瑤開始隨原江山交響樂團著名第一小提琴手閔慧學小提琴。暉暉奶奶是閔慧的音樂啟蒙老師,對她的拜托言聽計從,非常認真,當知道瑤瑤在接受早期教育,聰明早熟,更是喜歡。
奶奶好多次提醒閔老師不要當麵誇瑤瑤,可閔老師有通常藝術家大大咧咧的勁,老答應老忘,在人麵前總是情不自禁誇起來,像是她一手栽培的一樣。奶奶,娟子總向她遞眼色,她也不察覺,一次教瑤瑤拉一個新曲子, 瑤瑤很快掌握,她興高采烈:“你這個小莫紮特,真神!”娟子急急拉她一把,她回過頭,半天才領悟,哈哈大笑:
“哦!哦!瞧我這記性……別不高興,我要有這麼個小天才,夢裏都笑醒了!”娟子瞪她一眼,
“剛說,又打嘴!”
閔慧一把摟過娟子:
“好妹妹,把瑤瑤過繼給我算了!你再生一個‘天才’。”她唯一的兒子下了農村。老公是交響樂團副團長,英年早逝現在隻閔慧和母親相依為命,在她的樂觀開朗後麵,別人很難知道她內心的痛苦和孤獨。
“什麼‘天才’不‘天才’,認你幹媽好啦,別不知足!”娟子隻好妥協。
“好!好!一言為定。”閔慧大喜。
全家人把幹媽請來家,正正式式認了幹媽。
從此,閔慧真把瑤瑤當女兒一樣,更加認真教瑤瑤小提琴和其他樂器。還講了中外許多大音樂家的故事給瑤瑤聽,所以瑤瑤很熟悉貝多芬、莫紮特、舒伯特、小斯特勞斯,門德爾鬆、肖邦、柴柯夫斯基、帕格尼尼、薩拉 薩蒂等大師的許多感人故事。閔慧還特別留心,不當麵誇她。
瑤瑤三歲,正逢中秋節。雙方策劃好了的杭州之行實現了,暉暉姥爺從部隊租了輛嶄新的麵包車,宋卯帶車來車站接瑤瑤全家和到杭州過中秋,觀錢塘潮、遊西湖。並讓長輩們檢閱一下早期教育初步成果。
恩師說:“我的問題沒解決,不影響你們。代我向暉暉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問好!”恩師實際是想抓緊時間完成她的專著。
盛情難卻,奶奶早作了精心策劃,一家人高高興興去了杭州,住在暉暉爺爺家。
瑤瑤和暉暉第一次見麵。
好像感情也遺傳,兩個小家夥一下成了好朋友,暉暉隻大九個月,處處讓著妹妹。
夏曆。八月十八,大家驅車去海寧觀錢塘潮,艱難歲月中有這種心情的人不多,人並不擠。
暉暉爺爺知道在什麼位置觀潮最好,他的一幅名畫《怒濤卷霜雪》就是引用柳永的《望海潮》的一句詞為題。
看到錢塘潮水洶湧接天的壯觀,兩個小家夥,瞠目結舌,驚喜
異常,瑤瑤喊:
“噫噫,好壯好亮!”
“好漂亮呀!”暉暉亦情不自禁,問汪奶奶,
“這叫什麼?”
“錢塘潮。這個江叫錢塘江,江水與海水彙合,受太陽和月亮吸引,形成大起大落的水勢,叫潮汐,錢塘江口的潮汐叫錢塘潮。”
奶奶耐心解釋。
兩家大人早有準備,各家教瑤、暉背了有關錢塘潮的詩和詞,汪奶奶提議:
“現在我們麵對錢塘潮,來個詩詞比賽,瑤瑤背詞,暉暉背詩,一首起碼背出三句。開始!”
瑤瑤搶先,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群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暉暉:孟浩然《登樟亭望潮》
百裏聞雷震,……江上待潮觀。……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
瑤瑤:潘閬《酒泉子》——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麵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暉暉: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之一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瑤瑤:蘇軾《八聲甘州》——
有情風,萬裏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暉暉:李林甫《樟亭觀濤》
濤來勢轉雄,獵獵駕長風。雷震雲霓裏,山飛霜雪中。
瑤瑤:周密《聞鵲喜》——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鼇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
暉暉。施章《錢塘觀潮》
海色雨中開,濤飛江上台。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
瑤瑤:柳永《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英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暉暉有點接不上了,突然串了行: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沒等他念完,瑤瑤打斷:
“那是《長江絕島圖》,不算。”
暉暉紅了臉,幹脆認輸:
“瑤瑤你再來,我沒有了。”
瑤瑤:辛稼軒《摸魚兒》——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來收貔虎。……
奶奶見勢,適可而上,說:
“兩人都很棒。這次妹妹暫時領先。”
問他們什麼意思,都搖頭,奶奶對著錢塘潮其聲、其形、其勢、其遠空、其近景、弄潮兒等作了淺顯易懂的解釋。
當潮水再次湧來時,兩個小家夥搶著喊:
來疑淪海盡成空,萬麵鼓聲中。